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共开辟革命新道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有学者认为,“八七”会议虽然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但仍然认为工人运动是中国革命的中心力量。直到秋收起义后,一部分共产党人才有计划、有组织和有目的地将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工人运动转向农村农民运动。该学者意在强调
A.城市革命道路是照搬苏联经验B.右倾错误的纠正受到了阻扰
C.农民运动的影响小于工人运动D.正确道路的探索具有渐进性
2022-05-29更新 | 310次组卷 | 25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文)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下图是两年份的中共党员数量和成分构成变化情况。与a年和b年对应正确的选项是
A.1924年和1927年B.1927年和1928年
C.1928年和1937年D.1946年和1947年
3 .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军阀、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富农、僧侣及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是没有选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自由的权利的。”据此可知,《宪法大纲》
A.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B.全面贯彻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C.一定程度脱离了中国革命的实际D.消除了俄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2021-09-27更新 | 1739次组卷 | 53卷引用:广西桂林十八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1930年6月,中共党内有人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一文中写道:“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但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致他的最后的死命。”这表明当时
A.中共尚未找到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B.他基本认清了中国的国情
C.他看到工农力量的伟大D.他反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2021-08-24更新 | 419次组卷 | 93卷引用:2015届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28年7月,南京政府工商部规定,“凡属行销国内之土布,所有50里内外常关税及附征之内地税(即附税)并内地征收之税厘概予免征”。这一规定的实施
A.加速了民族工业的近代化B.标志着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兴起
C.增强了国货土布市场竞争力D.旨在改善对外贸易的不利境地
6 . 据统计,1927年11月后,中共中央各类文献中频繁出现“割据”一词,如:“暴动割据”“农民割据,“农村割据”割据局面”“割据地带“割据区域”等。这说明当时中共中央
A.对革命方式有了新认识B.放弃了城市革命中心论
C.支持井冈山式革命道路D.开始注重农民阶级力量
2021-02-02更新 | 144次组卷 | 19卷引用:2020届广西柳州市高三4月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7 . 1930-1932年期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除部分地区遭受水灾外,大部分地区农作物的产量增加2~3成,有些地方增产5~6成。这主要是因为根据
A.生产关系发生革命性变革B.人口数量出现大量的增长
C.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民生产D.农民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王树增在《长征》中指出:长征是什么?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不畏艰难险阻的远征,是罕见的不畏牺牲的远征,是罕见的传播理想的远征。无论是哪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人,无论持有何种意识形态,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给予人类的精神财富,是走向理想所必需的永不磨灭的信念。可见,作者的主张是
A.长征是理想不朽的象征B.长征保存了革命力量
C.长征播下了革命的火种D.长征使红军转危为安
9 . 据统计,1927年11月后,中共中央各类文献中频繁出现“割据”一词,如;“暴动割据”“农民割据”“农村割据”“割据局面”制据地带”“割据区域”等。这说明当时中共中央
A.反思城市中心道路B.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C.固守原有革命道路D.主张工人和农民结盟
10 .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湖南军阀何键(湖南醴陵人)选人是“非醴勿听,非醴勿用”,阎锡山(山西五台人)则是“学会五台话,就把洋刀挎”。这体现了
A.文官选任制度的随意性B.军阀用人无视选任制度
C.宗法观念对中国的影响D.国民政府没有统一全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