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共开辟革命新道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革命道路:1927年三大起义失败,中国共产党认识到照搬苏联革命“_____”的局限,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创立了中国特色的_____革命道路。
2023-09-15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纲要上新课同步-第七单元单元整合
2 . 革命领导: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掌握_____和武装的领导权,独立领导革命。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_____三大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军队和革命的开始。
2023-09-14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纲要上新课同步-第七单元单元整合
3 . 纠正错误:1935年遵义会议纠正“左”倾错误,确立了_____的正确领导,_____地解决了内部矛盾,1936年胜利完成长征。
2023-09-14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纲要上新课同步-第七单元单元整合
4 . 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形成
(1)状况:1927年以后,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果夫和陈立夫四大家族,通过军事行动而掌握国家政权,进而控制国家财政,建立起金融垄断,形成商业垄断和吞并私人资本主义工业,发行公债,征收苛捐杂税,在抗日战争前形成了相当规模的官僚资本。
(2)认识:官僚资本作为_____________所拥有的资本, 是国家垄断资本和买办资本的结合体,与外国资本和本国封建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带有浓厚的_________________。它的恶性发展,严重地排斥和压迫民族资本, 破坏和__________生产力的发展, 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打击对象。
2022-12-27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七、八单元中国近代史——新民主主义革命-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必背知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上)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民族工业的_____发展(1927——1937)
(1)原因:国民政府提出开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商业发展。_________运动发展,群众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行为的推动。_________的促进。
2022-12-27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七、八单元中国近代史——新民主主义革命-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必背知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上)
6 . 国民政府前期的统治(1927~1937年)(了解部分)
(1)形式“统一:1928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举行第二次北伐,1928年12月,张学良东北“易帜”,国民党实现形式上的统一。
(2)内外政策:1)国民党坚持“一党专政”,实行白色恐怖,“围剿”红军。
2)改订新约运动:1928年6月发起,运动实现了关税自主,收回了一部分治外法权、租界和租借地。3)对日本实行_____________后有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
2022-12-27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七、八单元中国近代史——新民主主义革命-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必背知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上)
7 . 中共正确革命道路的开创(1927年10月)
(1)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1)背景:秋收起义失败,毛泽东认真分析了国情,决定到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
2)时间:1927年10月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3)意义:点燃了____________________,推动了全国其他地方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意味着中共找到了革命的__________道路。
(2)根据地建设
1)土地改革
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废除______________和债务。
本质:将地主土地所有制,改变成农民土地所有制,是__________的变革。
意义:农民___________翻了身、经济上获得了土地,调动了__________,促进了根据地经济发展,为工农武装割据和粉碎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奠定了__________
2)军事建设:反围剿斗争
1930年到1931年秋,在毛泽东领导下,采取__________主力、__________深入的策略,取得了三次反围剿的胜利,进一步巩固了政权。
3)政权建设:
背景:三次反围剿的胜利,推动____________的需要。
时间: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成立了。____________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制定了宪法大纲,毛泽东委主席、朱德为军委主席。
意义:_________群众斗志,推动革命运动进一步发展。
(3)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依据:毛泽东总结井冈山根据地的实践经验。
内容: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
标志:《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1928)、《井冈山的斗争》(1928)、《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
意义:是__________普遍原理同____________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确立“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4)红军长征(1934年10月——1936年10)和遵义会议(1935年)
1)红军长征
①原因:博古、李德推行___________冒险主义错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②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甘肃会宁会师。
③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围剿”扼杀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__________________奠定了基础,传播了革命思想,形成了________精神。
2)遵义会议(1935年1月)
①背景:博古等又犯逃跑主义错误,红军损失惨重,处于极端危险境地。
②内容: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组织上的__________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________指挥权。
③意义: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______为核心的党中央的____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__________
2022-12-27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七、八单元中国近代史——新民主主义革命-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必背知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上)
8 . 国共合作破裂,共产党______反抗国民党。
(1)武装起义(失败主因:受_________指挥:坚持________中心论,__________中国国情)
(2)南昌起义
1927年8月1日,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__________,是中国共产党________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________夺取政权的开始
(3)秋收起义
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10月,在井冈山创建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________革命根据地
(4)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
1)内容:清算了陈独秀的_________错误,确定开展_________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毛泽东提出________________的论断。
2)意义:这次会议给正处于思想紊乱、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___________前进的方向。
2022-12-27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七、八单元中国近代史——新民主主义革命-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必背知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