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共开辟革命新道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两份土地使用证明



图1 罗明信土地使用证          图2   卢金锡的土地房产所有证
罗明信和卢金锡在分别得到土地使用证明和土地房产所有证后激动万分。请你任选其中一人,为当时的他代写一封致当地政府的感谢信。(要求:紧扣时代背景,符合人物身份,150字左右。)
2024-01-13更新 | 85次组卷 | 2卷引用:历史(浙江卷)- 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
22-23高二上·江苏南通·期末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法律时间主要内容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四条: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第二十九条:临时大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
第三十四条:临时大总统任免文武职员,但任命国务员及外交大使须得参议院之同意。
第四十五条: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
《训政纲领》1928年第4条:国民党将治权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项,付托于国民政府总揽而执行之。
第5条:中国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指导监督国民政府重大国务之施行。
第6条: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之修正及解释,由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议决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195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 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岁的公民 ……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3-01-12更新 | 115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湖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国共两党早期党章中“基层党组织建设”比较

   项目共产党国民党
基层组织 层级二大:”各农村各工厂各铁路各矿 山各兵营各学校等机关,及附近, 凡有党员三人至五人均得成立一 组,每组公推一人为组长,隶属地 方支部”。一大:“区分部党员大会-区分部 执行委员会-区分部为本党基本 组织。(注:区分部作为基层组 织设置在乡镇区域,区分部书记 类似于副乡长、乡长的级别)
基层组织 的职责和 作用五大( 1927年)“支部是党与群 众直接发生关系的组织”。积极在各该工厂等之内活动,领导群众之 日常斗争;实行党的口号与决议于 群众中;吸收新的党员;服从地方 党部从事组织与宣传的工作;积极 参加地方政治经济的斗争;尽可能 讨论党的重要问题。一大:“为党员间或党员与本党主 要机关间之联络。执行党之决 议;征求党员;帮助区执行委员 会进行党务;分配本党宣传品; 收集党捐,分售本党印花、本党 纪念相片、本党表记等;选派出 席区大会、县大会之代表,及初 选省大会、全国大会之代表;执 行上级机关之命令。
基层组织 的活动频 次三大:“各小组每星期至少须开会 一次”;四大( 1925年)“各支部 每星期至少须开会一次由支部书 记召集之 至支部全体会议,至 少须每月举行一次了。”一大:“区分部党员大会至少两星 期开会一次。”

——-李忠杰《国共两党早期党章比较》


结合所学知识,以“国共两党早期基层党组织建设比较”为题,写出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3-01-12更新 | 239次组卷 | 5卷引用:黄金卷02-【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高考历史模拟卷(浙江专用)
4 . 中国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中,国家观念与现代民族意识形成,爱国主义随之产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一词最早见于西周成王时代,“余其宅兹中或(国),自之义民”。与《逸周书·度邑》对读可知,这里的“中国”指的是河洛交汇的今洛阳地区。《史记·天官书》中说“其后秦灭六国,并中国。”……不过,唐朝亦曾用“中华”表示国家意义上的中国。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至乾隆中期,“天朝”和“中国”才正式作为清朝对自己身份的确定称谓。
材料二
中俄尼布楚条约
“中国大皇帝钦差分界大臣领侍卫内大臣索额图……”
南京条约
“兹因大清国大皇帝,大英君主,欲以近来之不和之端解释……”
虎门条约
“中华地方官应与英国管事各方各就地方民情……”
辛丑条约
“大清国国家既如此……则中国愿将一千九百年夏间……”


(据《中国:天下观念中的国名定位》、李扬帆《走出晚清》等)
材料三 从1840年至1945年,这百年来,以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为分界线,爱国主义演进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现代民族国家意识开始萌芽,但并未完形,爱国主义重在行动,……在第二阶段,新型知识分子群体与现代民族国家观念形成,爱国主义从自发到自觉,从情绪到理性,现代爱国主义观念形成。

材料四 有一种爱国心,……混杂着很多成分,其中既有对古老习俗的爱好,又有对祖先的尊敬和对过去的留恋。……这种爱国心本身就是一种宗教,它不做任何推理,只凭信仰和感情行事。同所有的轻率的激情一样,这种爱国心虽能暂时地激起强大的干劲,但不能使干劲持久。它把国家从危机中拯救出来以后,往往便任其于安宁中衰亡。另有一种爱国心比这种爱国心富有理智。它虽然可能不够豪爽和热情,但非常坚定和非常持久。它来自真正的理解,并在法律的帮助下成长。它随着权利的运用而发展,但在掺进私人利益之后便会消减。
(据[法]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节选)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传统中国称谓变化的突出特点。
(2)结合材料三并依据所学知识,叙述中国近代爱国主义演进的两个阶段。(要求:逻辑严密;史论结合。)
(3)概括材料四中两种“爱国心”的主要区别,结合材料三、四谈谈你对爱国主义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