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红军长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如表是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传唱的民歌。这些民歌反映了(     


阿红军亲又亲。
红军阿仡鱼水情。
红军北上打日本。
阿仡盼望早回程。

——贵州仡佬族民歌

老鹰急急地飞翔。
红军队伍……
经过我的帐幕。
他们亲热地对藏胞说:
回来时给你们带来幸福

——四川藏族民歌

天兵飞渡金沙江。
纳西穷人见太阳
纳西人跟着闹革命
管理江山来做主

——云南纳西族民歌

A.中央苏区军民鱼水深情B.长征中的民族团结政策
C.全民族抗战的英勇气概D.解放大西南的历史时刻
论述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充分展示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历史进程中取得的重大成就,引导干部群众就近就便开展实地考察、国情调研,文化和旅游部、中央宣传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以下是“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第42线路——“红色贵州·雄关漫漫”:

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黎平会议旧址——遵义市红军山烈士陵园——遵义市遵义会议纪念馆——遵义市桐梓县娄山关景区——遵义市乌江渡景区——习水县青杠坡战役遗址——习水县四渡赤水纪念馆——赤水市丙安红一军团陈列馆——赤水市赤水红军烈士陵园——遵义市苟坝会议旧址——毕节市金沙县钱壮飞烈士陵园——遵义市四渡赤水之南渡乌江渡口——贵阳市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摘自国务院部门文件《“关于发布‘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的公告”》

从上述贵州红色旅游景点中任选三个,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其入选的理由。(要求:明确选择的景点,阐述理由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4-04-10更新 | 5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普通高中选择性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面所示为某时期少数民族民歌。这些民歌(     
“羊角花儿四季开,红军大队来羌塞。打倒土豪分田地,各寨成立苏维埃。”(四川羌族民歌《各寨成立苏维埃》)
“纳西人跟着闹革命,管理江山来作主。”(云南纳西族民歌《红旗漫天舞》)
“红军北上打日本,阿伦盼望早回程,解教各族受苦人。”(贵州仡化族民歌《红军阿鱼水情》)
A.抒发了全面抗战时少数民族的同仇敌忾B.体现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群众基础
C.承载着红军战略转移过程中的历史记忆D.反映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深得人心

4 . 1929年12月,古田会议形成了系列决议,规定在军队各级均建立党的组织,以党的任务约束军队行为,将士兵委员会等群众性组织置于党的组织领导之下。这些决议很快在各地红军中贯彻。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扩大了革命统一战线的范围B.开始探索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C.确立了人民军队建设的原则D.成功粉碎国民党军事“围剿”
2023-07-26更新 | 156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有人曾提出,遵义会议确定的主要打击对象仍然是蒋介石和国民党,还是停留在土地革命和苏维埃运动的范畴,没有变国内革命战争为民族革命战争,因而不能称其为党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的转折点。这一认识(     
A.正确地指出了遵义会议的不足B.没有全面理解遵义会议的意义
C.肯定了会议对苏维埃运动的作用D.忽视了遵义会议召开的特殊背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有学者指出,国民党在江西统治力量的薄弱是工农武装斗争在江西猛烈发展的主要客观条件,而国民党在江西统治的加强,则是中央苏区丧失的主要客观因素。材料表明,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原因是(     
A.中央苏区在防御中的保守主义B.“左”倾思想在党中央占统治地位
C.中央苏区军事力量的急速下降D.国民政府在江西统治力量强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红军长征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然而海内外诸多教科书对红军长征的评价、结束的时间、遵义会议的参加者以及领导成员的变动等方面的叙述存在很大差异。这主要反映了(       
A.教科书无法体现历史真实B.历史叙述受多种因素影响
C.红军长征真相无法被探知D.史料真伪会决定历史书写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35年召开的遵义会议,纠正了党内的“左”倾错误,取消了博古的中共中央总负责人的职务,但党一改以往惩办主义的做法,而是继续分配博古等犯了错误的同志以适当的工作。党的这一转变
A.是党政治智慧的体现B.利于革命统一战线的巩固
C.源于共产国际的压力D.旨在缓和党内的派系斗争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五四运动前,传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零星的,绝大部分是转译自日本学者研究社会主义的著作。五四运动后,马克思原著的引进和翻译出版受到重视,各种期刊大量、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李大钊等在北京成立了“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陈独秀等在上海发起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毛泽东等在长沙成立了“新民学会”。同时,-批先进知识分子深入工人,用通俗语言向工人传播马克思主义。

——摘编自石仲泉、鞠俊俊《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材料二   目录

第一编中国共产党的创立(19217月-19236月)

第二编党在大革命时期(19236月-19277月)

4章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

7章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和大革命的失败

第三编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8月-19377月)

8章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

9章井冈山的斗争和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提出

12章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的胜利

——摘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1921-1949)》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提出的背景。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的过程。
2022-01-18更新 | 276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