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局部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中国共产党的一份宣言称:红军准备在三个条件下与任何武装部队订立共同对日作战的协定。这三个条件是:立即停止进攻苏区;立即保证民众的民主权利;立即武装民众创立武装的义勇军。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B.改变了抗日反蒋方针
C.以民族利益为重倡导团结抗战D.确定了全面抗战路线
2 . 近代上海某报纸曾刊载文章《纪苏州一车夫》,文中写道:“昨日经过观前街,见一日本人,正在叫车,大呼:“至盘门大日本领事馆去!'车夫操吴依软语道:“只拉我国的大国民,倭奴是不拉的。'”这反映出,当时
A.中日民族矛盾激化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C.盲目排外情绪高涨D.中华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3 . 1932年,梅兰芳以梁红玉抗金的故事为题材,编演了《抗金兵》这一剧目,梅先生的表演活灵活现,出神入化。在南京上演时,观众为了看这个戏,买票的时候把售票窗口挤坏了。在嘉兴南门梅湾戏院演出时,人山人海,万人空巷。《抗金兵》演出的成功

梅兰芳饰梁红玉
A.说明当时京剧的群众基础广泛而深厚
B.体现了群众对梅兰芳艺术造诣的推崇
C.源于艺术水平与时代要求的共同作用
D.证明经济发展推动文化需求日益旺盛
4 . 1935年,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说到:“人民共和国的劳动法保护工人的利益,却并不反对民族资本家发财,并不反对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因为这种发展不利于帝国主义,而有利于中国人民。”据此可知,毛泽东意在
A.保障民族资本主义在根据地的生存
B.推动马克思劳资理论中国化发展
C.调和工人阶级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
D.强调中国革命在现时阶段的任务
2022-03-16更新 | 416次组卷 | 6卷引用:广西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5 . 1935年,随着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抗日救亡运动扩展为全国规模的群众运动。北平数千名学生为反对“华北自治”,举行了声势浩大的(   )
A.九一八事变B.秋收起义C.一二·九运动D.七七抗战
6 . 广播剧最早产生于英国。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诞生了《卧薪尝胆》《木兰从军》《文天祥》《杨家将》《史可法》《西施》《抱石投江》等一大批广播剧作品。这反映出当时
A.中国文化追赶世界潮流B.历史学术研究掀起新的热潮
C.大众艺术迎合民众所好D.文艺创作激励民众共御外侮
7 . 以黄河为主题的《黄河大合唱》中有“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的歌词,家喻户晓。这一作品创作于(  )
A.大革命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
C.国共十年对峙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8 . 漫画常以其特有的艺术形式反映某一时期复杂的历史情形。下图是漫画家张仃于1946年完成的漫画作品,题为《十五年前的一幕童话》。这幕“童话”的上演,意味着
A.日本实现了“征服满蒙”的计划B.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爆发
C.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D.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由此开始
9 . 民国初期,史学界对近代史开端的说法,有“明清之际”与“鸦片战争”两种观点。到了20世纪30年代,出版的中国近代史著作则大多以鸦片战争为起点,鸦片战争开端说成为史学界主流观点。这一变化说明
A.史学研究以近代史为主B.政府重视发展学术研究
C.民族危机影响史学研究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10 . 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说:“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间。”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上“成熟”的表现是
A.促成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
B.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C.彻底纠正了左、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D.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国共两党关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