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毛泽东根据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创建了人民政权建设的理论,并亲自付诸实施。1929年12月《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提出:“红军要担负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以及建立共产党的组织等重大任务。”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建立,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宝贵探索与尝试。1940年3月中共中央发出《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指示:“在反对国民党顽固派的斗争中,将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和没有或较少买办性的民族资产阶级加以区别,建立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实行‘三三制’。”1941年11月6日至21日,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第一次大会在延安召开,会上贯彻落实了“三三制”原则。1949年6月,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提出:“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论人民民主专政》与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一起,成为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理论和政策基础。

——摘编自邓泽民《毛泽东关于人民政权建设的理论和实践》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人民政权建设理论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人民政权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的历史价值。
7日内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2 . 日方《华北方面军作战记录》写道:“该战斗……同时向我交通线及生产地区发动奇袭,尤其在山西省的攻势特别猛烈,……将铁路、桥梁及通信设施加以炸毁或破坏,……损害甚大。”与该记载对应的这场战争(       
A.是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B.推动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C.坚定了人民的必胜信心D.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7日内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测试(七)历史试卷
3 . 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

材料一   对当时(国民革命兴起阶段)的国共两党来说,“合则两利”是再清楚不过的事实:如果一定要说谁在这中间得到的更多,发展得更快,大约只能是国民党而不是年轻的共产党。大革命为什么失败?其决定的因素是客观的力量对比。

材料二   1944年豫湘桂大溃退造成的强大冲击波,使大后方人心发生变动,在相当程度上埋下了国民党政府失败的重要种子。在全国抗战中,国民党表面上看来依然是庞然大物,但它的政治地位和受民众信任的程度,却一步步衰落下去;共产党的力量却从小到大迅速地壮大起来,并且团结了越来越多的朋友。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924—1944年这20年间,国共两党力量的强弱变化是客观历史规律作用的结果。从材料中任意提炼一条历史规律,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下图所示是20世纪40年代中国的两幅漫画。对漫画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A.彻底打破了农村的封建剥削
B.适应了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
C.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经形成
D.是为武装反抗国民党进行的社会动员
2024-05-28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考前冲刺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太平洋战争的结束开创了东亚的一个新时代。中国通过长期的反侵略斗争,取代了日本的主导国家地位,从战前的半殖民状态一跃而为五大国之一及联合国的创始国,拥有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和一票否决权。”该学者所描述的近代中国取得的成就主要源于(     
A.此阶段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B.此阶段中国的综合国力超过日本
C.太平洋战争削弱日本的整体实力D.中国抗战胜利所作出的重大贡献
2024-05-27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41年10月,边区政府重新颁布了货物税条例、营业税条例,新设了多个税务局,税收收入增加了数倍;在税率上,配合进口贸易的需要,收边币,拒收法币,以扩大边币的流通市场,对边区工业品实行免税产销。这一举措(     
A.有利于缓解根据地的财政困难B.打破了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C.为边区货币统一打下坚实基础D.推动了根据地的政权建设
2024-05-15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革命文化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革命”为精神内核和价值取向。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多年奋斗,旨在建立一个新中国,包括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

1942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进一步强调,我们的文艺是为人民的,要着重解决为什么人服务,如何去服务的问题,文学艺术的源泉是人民的生活。

194410月,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文教工作者会议上指出,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我们必须告诉群众,自己起来同自己的文盲、迷信和不卫生的习惯作斗争。

1945年,毛泽东又在党的七大强调,民族压迫和封建压迫所给予中国人民的灾难中,包括着民族文化的灾难。一切奴化的、封建主义的和法西斯主义的文化和教育,应当采取适当的坚决的步骤,加以扫除。

19499月,毛泽东在杜论《六评白皮书》中指出,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

——摘编自夏春涛《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光辉历程及深刻启示》

(1)根据材料,概括革命文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革命文化的意义,
2024-05-11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毕节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1937年9月后,中共中央恢复了因受国民党干涉而一度取消的军队政治委员制度和政治工作机关,并进一步强调坚持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的战略方针,要求八路军积极发动群众,广泛开展敌后游击战,创建抗日根据地,以坚持华北抗战。中共中央此举意在(       
A.实施持久抗战战略方针B.坚持党对游击战争的领导
C.开展大规模运动歼灭战D.积极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2024-04-2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第八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最新模拟(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1939年1月,晋察冀边区发出《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关于村选的指示信》。根据这一指示,各村进行了村代表选举。在1940年的选举中,冀中地区的村代表中地主、富农占8.1%。到1942年这一比例有了很大的提高,如在太行五分区281名村代表中,地主、富农占了21.1%。这体现了(     
A.新民主主义理论在实践中推广B.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得以扩大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落实D.抗日民主政权性质发生根本改变
2024-04-13更新 | 260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高考综合改革模拟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抗战音乐是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线。《救亡之声——中国抗日战争歌曲汇编》收录抗战歌曲3621首,其歌词中的部分高频词如下图所示。这些音乐旨在(     

A.丰富民众精神生活B.提升文化素养C.推动音乐的大众化D.形塑民族精神
2024-04-09更新 | 175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第八中学高三省统测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