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敌后战场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2 道试题
1 . 【近代思潮的变化】

材料一   整体主义原则是中国封建社会最重要的道德原则,它认为群体的利益绝对高于个人的利益。一切个体皆没有独立的自己的价值,个体的存在和价值,完全是由社会群体派生,以宗法、血缘和自然情感为纽带。西方的价值观念是以个人本位为基础的,个人本身具有最高价值。人们有决定自己生活和前途的自由和权利。而社会只是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国家和社会的使命就是要保护个人的权利。

陈独秀在《青年杂志》中写道:“个人之人格高,斯国家之人格亦高。个人之权巩固,斯国家之权亦巩固。而吾国自古相传之道德政治胥(皆)反乎是。”如果人的个性不能解放,国民不能实现人格独立,即使有“少数难能可贵之爱国烈士”也“无救于国之亡”。

——摘编自杨胜利《从“群体本位”与“个人本位”看中西文化价值观的差异》

材料二   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来,延安文艺方向被确立为新中国文艺方向,为人民服务、为工农兵服务的创作原则得到进一步确认,“文艺工作已成为一个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延安的作家转变为自觉执行延安文艺政策的‘党的文艺工作者’,通过文学生产方式参与到解放区的群众文艺运动中。

——摘编自《当代中国学术思想史》


(1)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材料一“整体主义原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体现。结合史实分析材料一中陈独秀观点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思想文化界的变化;指出这种变化出现的背景。
2023-12-17更新 | 180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游击战争在华北、华中和华南地区,对敌作战12.5万次,消灭日、伪军171.4万人(其中日军52.7万人),使日、伪军的兵力深陷在敌后战场上。用毛泽东的话说:“敌人原欲摧毁敌后战场,再攻正面战场,但是不可能了,为救死计,被迫着同时挑起这两个战场在肩上。”这反映出(       
A.中国成为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B.敌后战场始终是抗战的主战场
C.国共两党合作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D.中国共产党是抗战的中流砥柱
3 .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土地法规中主要阶级划分词语出现频率统计

注:a.《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令》;

b.《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

c.《中国土地法大纲》。

——改编自兰夕雨《中国共产党阶级划分词语之变迁》

材料二:1981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指出:全国农村已有90%以上的生产队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大规模的变动已经过去,现在,已经转入了总结、完善、稳定阶段。”1983年农业总产值为3121亿元,比上年增长9.5%,超过计划增长4%的指标。粮食产量38728万吨,比去年增长9.2%;棉花463.7万吨,比去年增长28.9%。农村商品生产发展较快,加速了由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较大规模商品经济转化的过程。                                        

——摘编自王桧林《中国现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图中两个相邻的法规,比较“地主”一词出现频率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这一时期我国的土地政策。
2023-12-07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河北冀州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1943年10月,中共中央公布十大政策:对敌斗争、精兵简政、统一领导、拥政爱民、发展生产、整顿三风、审查干部、时事教育、三三制、减租减息。据此可知,这些政策(        
A.适应民族解放战争形势的需要B.助推抗日民主政权在各根据地建立
C.表明敌后抗日根据地蓬勃发展D.促进了中共敌后根据地的经济建设
2023-12-04更新 | 21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5 . 下面的历史照片记录了1943年八路军后方留守兵团给陕甘宁边区政府送匾的珍贵场景。这表明边区政府的举措(     
A.巩固了革命统一战线B.实践了人民民主专政
C.探索了民主政治建设D.推进了土地革命进程
2023-12-01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1943年,国共双方进行了一场“谁救中国”论战,针对蒋介石“没有国民党就没有中国”的论调,晋察冀边区群众剧社的曹火星创作了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并很快传唱到各地。这场论战(     
A.影响了广大民众政治倾向B.给中国的抗战指明了方向
C.导致了国共关系走向破裂D.巩固了中共抗战主导地位
2023-11-29更新 | 84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顶级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革命战争年代,部分外国记者深入中共领导的根据地、解放区进行实地考察。他们通过采访领袖人物、农民群众、普通士兵身上所发生的一切,生动地展现了中共的执政理念、执政绩效和精神面貌,诸如“红军官兵生活一样”“(根据地的)土地给重新分配了,捐税给减轻了……工人和贫农生活条件大为改善”“人民会支持、保护和给我们(八路军、新四军)提供给养”等记载比比皆是。一批怀有革命理想的仁人志士,执着于土地改革、平等精神、清廉自律的实际行动,诸如此类均成为民众认同、支持与参加中共领导的革命的根本动力,也孕育和保证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形象。

——摘编自李金铮《知行合一:外国记者的革命叙事与中共形象》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完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1940年1月,毛泽东指出:在今天的中国,这种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形式,就是抗日统一战线的形式。它是抗日的,反对帝国主义的;又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的,统一战线的。毛泽东的这一论述(     
A.推动了抗日根据地的民主政权建设B.加速了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到来
C.说明敌后战场已成为抗战的主战场D.标志中共解决了军事和组织问题
2023-11-26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荆襄宜七校考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1940年10月,日本天皇私下说:“中国的强大超出预想。每个人都对这场战争做出了错误估计,尤其是那些军事专家。”同年12月,天皇对参谋总长杉山元说:“侵入莫斯科的拿破仑军队就是败在消耗战与游击战上,日本军在中国是否感觉到无法对付了?”上述言论可用于佐证,当时(     
A.敌后战场正成为抗战主战场B.太平洋战争迫使日军两线作战
C.中国抗战开始进入相持阶段D.中国抗战即将取得最后的胜利
2023-11-26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2023-2024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1937年11月,陕甘宁边区文化界救亡协会在延安成立,其分支组织包含边区民众剧团、音乐界救亡协会、文艺突击社、戏剧界抗战联合总会等。其中,民众剧团常年在边区巡回演出,在军民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据此推知,该协会的主要任务是(     
A.创新民族文化宣传方式B.动员民众投身民族民主革命
C.团结工农建设边区政权D.落实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
2023-11-25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