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敌后战场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69 道试题
1 . 1939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党领导的各抗日根据地内建设起来的抗日民主政权,乃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权,它既不是资产阶级一个阶级的专政,也不是无产阶级一个阶级的专政,而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的专政。只要是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不问属于何党何派,都有参加这个政权的资格。这一理论(     
A.有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B.有利于推进根据地的民主政治建设
C.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D.为建立人民共和国奠定了理论基础
2 . 下图为中共革命活动在不同时期的地理特征,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图1中共组织兴起的菱形示意图(1920—1921)

   
图2主要中共根据地山河示意图(1927—1945)

A.革命中心由北方转移到南方B.中共依据革命形势变化调整工作策略
C.地理环境影响国共对峙局面D.土地问题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
2023-12-13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一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3 . 1940年上半年开始,日军在华北采取了一系列强化铁路、公路保安措施和惩治群众破路的办法。敌人修筑的公路密如蛛网,据点星罗棋布。当地群众形容:出门走公路,抬头见岗楼。这反映出(       

A.日本加紧对沦陷区的经济掠夺B.华北地区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严峻
C.日本面对百团大战的疯狂回击D.民众对于日本侵华的本质认识不清
4 . 如图为中共革命活动在不同时期的地理特征,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1920-1921)                                             (1927-1945)
A.革命中心由北方转移到南方B.中共依据革命形势变化调整工作策略
C.地理环境影响国共对峙局面D.土地问题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
2023-12-11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一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38年6月,陕甘宁边区银行发行了“边币”,作为国民党“法币”的辅币流通于边区境内,以满足市场交易时买卖双方找零的需要。“边币”的发行(     
A.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B.动摇了国民党“法币”的地位
C.瓦解了日本对根据地的经济封锁D.维护了抗日根据地的经济运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华北抗日根据地宣传队利用夜间进入敌占区,用自制的喇叭筒大声向群众喊话,宣传党的政策,揭露日伪的罪行,号召群众同日伪顽开展各种形式的斗争。这一举措的目的是(     
A.推动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B.建立人民民主专政
C.将革命信仰输入军民内心D.创新政策宣传方式
7 .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土地法规中主要阶级划分词语出现频率统计

注:a.《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令》;

b.《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

c.《中国土地法大纲》。

——改编自兰夕雨《中国共产党阶级划分词语之变迁》

材料二:1981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指出:全国农村已有90%以上的生产队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大规模的变动已经过去,现在,已经转入了总结、完善、稳定阶段。”1983年农业总产值为3121亿元,比上年增长9.5%,超过计划增长4%的指标。粮食产量38728万吨,比去年增长9.2%;棉花463.7万吨,比去年增长28.9%。农村商品生产发展较快,加速了由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较大规模商品经济转化的过程。                                        

——摘编自王桧林《中国现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图中两个相邻的法规,比较“地主”一词出现频率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这一时期我国的土地政策。
2023-12-07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河北冀州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抗日战争爆发后,一些爱国艺术家组成漫画宣传队,积极投入抗战。下图是青年漫画家胡考1938年在延安创作的一幅漫画《游击战不仅牵制敌人,而且袭击敌人》,对该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A.彰显了中共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地位
B.宣传了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
C.抨击了国民政府“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方针
D.反映了中国战场积极配合和努力协助盟军作战
2023-12-07更新 | 471次组卷 | 10卷引用:浙江省衢州、丽水、湖州三地市2024高三一模(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抗日战争时期,美国记者白修德在文章中写道:“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各种机构,都是由人民选举的。过去最没有地位、最受人瞧不起的人,也有权参与政治。”英国学者在亲自考察了晋察冀边区第一届民众代表大会后,也坚信:“该大会是颇足以代表社会的各阶层的”。边区政府的做法(       
A.扩大了革命统一战线的社会基础B.凝聚了民族解放战争的力量
C.推动敌后战场成为抗战的主战场D.排除了国民党顽固派的影响
10 . 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根据不同阶段的形势与任务探索调整土地政策。土地革命时期,党在1928年和1931年先后制定了《井冈山土地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令》等,没收封建地主、豪绅等土地分配给劳苦农民,并组织农民兴修水利,推广技术,培育良种。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党调整土地政策,将没收所有封建地主土地调整为实行减租减息,增开荒地,提高农业技术,开展农业大规模生产运动,提高粮食自给能力。

——韩杨《中国粮食安全的百年探索与成就》

材料二   

2019年《中国的粮食安全》明确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为此,我们需要不断强化粮食生产体系、加工储备体系、流通保障体系等,力争到2030年粮食单产提高15%~20%,总产达到7.5亿—8亿吨。

——王宏广《中国粮食安全:战略与对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为保障根据地粮食安全所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粮食安全方面取得的成就,并分析其原因。
2023-12-06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新学术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