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敌后战场的抗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9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38年,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强调:“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了弥补武器等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了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必须使每个士兵、每个人民都明白为什么要打仗,打仗和他们有什么关系。”据此可知毛泽东(     
A.注重农民阶级的力量B.肯定政治动员的作用
C.推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重视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
2 . 下列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的对知识分子的相应政策,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中共知识分子政策始终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展开
B.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推动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
C.改革开放新时期侧重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教育
D.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尊重知识分子劳动创造
2024-06-01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北斗星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联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1938年8月,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支队、第四支队在胶济铁路西段进行大规模铁路破袭战。同时,三支队七团与友军配合,一直打到济南历城,并一度攻入黄台、北关两车站。八路军的这一做法是为了(     
A.打破日军封锁囚笼政策B.积极参与百团大战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配合正面战场抗战
2024-06-01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淄博市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1938年初,战地记者、作家周立波走访晋察冀边区,在阜平城外数十里参观了边区军校。他发现“爬山”是一门很重要的功课,军校每天都有。毕业后,军校学员都能带着所学的山地战理论和所受的训练运用于战斗指挥上。这表明(     
A.敌后游击战在相持阶段广泛开展
B.中共善用自然条件推动敌后抗战
C.边区政府动员民众参加军事训练
D.抗日武装注重改造地形进行作战
5 . 1941年9月9日,南京国民政府公布了修订后的《国民体育法》,并设置了全国性的体育节。与此同时,陕甘宁边区体育运动在延安盛行,延安军民自力更生办体育,结合军事训练开展射击、刺杀……球类、体操等体育项目。这主要缘于(     
A.民族意识的开始觉醒B.国共对峙军事的需要
C.政府对体育教育重视D.坚持抗日战争的需要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代国家以平籴法建立常平仓,在丰收的年景国家高于市场价收购粮食储在常平仓中,然后在荒歉时以低于市场价抛售,使备荒仓储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并为后代所仿效和改进。隋唐时期国家除了设置常平仓之外,还以征税的手段建立义仓,并在灾荒时期无偿或者以借贷的方式救济灾民。北宋时曾对常平仓进行改革,实行以借贷为主的青苗法,南宋朱熹还倡导在乡村设立民间组织的社仓。明清时期也有国家兴办的预备仓、常平仓和地方兴办的社仓或者义仓。
材料二   灾荒肆虐、灾害频繁曾是陕甘宁边区乡村社会的一大顽症。陕甘宁边区党和政府把灾荒救济提高到政治高度,广泛开展群众性救灾运动。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陕甘宁边区的乡村民众有着系统而具体的防灾备荒措施。第一,历数往年灾荒,增强灾荒意识。第二,制定生产计划,开展节约备荒。第三,开荒抢种,节约粮食。第四,创办义仓,互济互助。第五,兴修水利,植树造林。此外,边区群众还依据长期以来形成的防灾经验,依据天象变化来判断灾情灾象。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边区群众总结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经验,这些生产经验在防灾备荒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古代中国备荒制度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陕甘宁边区备荒制度与古代相比有何不同。
2024-05-31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开平市忠源纪念中学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卷
7 . 如图为《申报》中“革命外交”与“对日宣战”出现频次统计(1928—1941年)。这反映出当时(     

A.国民政府对日态度发生了重大改变B.经济危机引发国内政治危机
C.社会舆论对国民政府期望由热变冷D.中国收回主权诉求获得成功
2024-05-31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统一调研测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1939年9月,毛泽东提出“坚持抗战,反对妥协”“巩固团结,反对分裂”“力求进步,反对倒退”等口号。这些口号(     
A.扭转了严峻的国内外形势B.打击了国民党顽固势力
C.推动了反法西斯联盟建立D.消除了国共合作的隐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据《八路军军政杂志》的统计表明,仅从1940年8月20日至12月5日的3个半月中,八路军作战1824次。据日方作战记录,“这次奇袭完全出乎我军意料之外,损失甚大,需要相当的时日和巨额经费才能恢复”。这些作战(     
A.粉碎了日军“三个月亡华”的企图B.表明敌后战场渐成抗战主战场
C.奠定抗战胜利的物质和精神基础D.支援了英美盟军反法西斯作战
10 . 20世纪30年代周谷城完成《中国通史》,书中关注下层民众的生活状况和反抗运动;关注不同阶级、阶层对立、转化;关注民族关系,力图说明各民族历史贡献。到1948年,此书共重印12次。这反映了中国(     
A.阶级矛盾逐渐取代民族矛盾B.政治环境阻碍学术的发展
C.军阀割据引起社会剧烈动荡D.马克思主义史学观的传播
2024-05-30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