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抗日战争的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下图为2006-2016年《人民日报》“九一八”记忆高频词汇统计。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九一八”记忆的主要动机是(       

A.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B.对民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C.大力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D.强化中华民族共同意识
2024-04-18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扣题(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毛泽东在1945 年4 月24日的七大会议上做了“中共建设新中国的根本途径, 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和“领导解放后的全国人民,将中国建设成一个独立、 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国家”的指示。毛泽东的指示(     
A.适应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需要B.意在建立人民民民主专政国家
C.意味着中国反帝斗争即将胜利D.标志着党群众路线的开始确立.
2024-04-09更新 | 162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协作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历史是历史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内容为对人类历史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发展为全世界成一密切联系整体的过程进行系统探讨和阐述。近代以来中国学者对世界历史研究的成果之一、是史观不断发生变化。如表是中国学者将历史研究视野扩大到整个世界后史观变化的统计。

时间学者著作史观
1849徐继畲《瀛寰志略》“坤舆大地,以中国为主。”
19世纪末
20世纪初
梁启超《欧洲心影录》对中国中心论史观提出异议,力斥“中华外夷”乃千年谬论。
19401949周谷城《世界通史》反对“欧洲中心论”,用全局来考察世界历史。
1962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编著的世界历史著作。
2023钱乘旦《新世界史纲要》应摒弃“西方中心主义”,重视除少数几个大国之外的世界其他地区和文明的历史,注意人类交往的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形成过程。

——摘编自刘祚昌、王觉非《世界史·近代史编》和钱乘旦主编《新世界史纲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世界史的史观变化提炼出一个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4-04-08更新 | 22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东北三省三校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内容,回答问题。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伟大的民族,有着5000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那时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图一(《中外历史纲要上》148页图)             图二(《中外历史纲要上》159页图)

图三(《中外历史纲要上》162页图)
上面的三张照片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请回答:
(1)写出三张照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2)选取任意一张照片,结合所学,概括其反映的历史事件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所具有的历史意义
2024-02-04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历史学的角度认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个概念,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理解:从中国近百年的历史看,中华民族经历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近百年的中外关系史看,当前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关系与百年前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是可谓“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百年历史看,中国经过艰难探索,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显示出了巨大的优越性,将带领世界人民走向一个全新的境界,可以说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张海鹏《“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历史的结论》


选取材料中的一个角度解读“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个概念。(要求:明确写出所选角度及内涵;解读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基层政权建设进行了一系列实践探索。在政权建设的总体理念上,人民主权的逻辑贯穿政权建设的始终;在基层政权建设功能定位上,共产党将基层政权作为党和群众联系的最直接的纽带,在动员群众参战、组织群众生产、保障人民利益等方面,基层政权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基层政权建设具体方式上,共产党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将人民主权的理念贯彻于政权建设之中。

——摘编自马丽《建国前中国共产党基层政权建设的实践与启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中国近代时期的“政权建设”为主题,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表述成文,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4-01-23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日本挑起甲午中日战争是多方面因素促成的。明治维新后,由于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日本急需更多的原料、资金和廉价劳动力,急需不断扩大商品的销售市场。而日本地域狭小,资源贫乏,农作物产量低。这与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形成尖锐矛盾。为解决这些矛盾,日本大资产阶级强烈主张以武力开拓海外市场。另外,日本挑起甲午中日战争也与其国内统治危机的加深密不可分。1889年日本农业大歉收,1890年又出现第一次全国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当时日本驻美大使说:“就必须把日本人民的视线从对国内局势不满转移开的观点来看,对中国一战也是值得的。”日本这种侵略扩张野心日益膨胀。而欧美列强从自身利益出发,助纣为虐,为日本军国主义进攻朝鲜和中国提供了暗中支援。

——摘编自邱若宏《浅析甲午中日战争的国际背景》

材料二   近代史上日本侵略者先后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第一次是甲午年(1894年)发动侵略朝鲜和中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的战争,第二次是1931年发动侵犯中国的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政府的惨败签订丧权辱国条约而结束。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反动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使东三省沦为日寇殖民地;七七事变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和广大人民群众同国民党等抗日力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经过14年的艰苦抗战终于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摘编自郑剑顺《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1)根据材料一、概括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的因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甲午中日战争与抗日战争中国一败一胜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中共某次会议指出:“毛泽东思想,就是中国的共产主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随后,大会确认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该会议是(       
A.中共一大B.中共七大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D.中共八大
9 . 在抗日战争中,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抗击了全部侵华日军总兵力的58%和90%以上的伪军。从以上数据可知(     
A.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B.国民党消极抗战导致丧失大片国土
C.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D.日本侵略者最终失败是历史的必然
2023-12-10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区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面漫画的意图是(     
A.展现民众是抗战的中流砥柱B.折射出抗战的进程发生了重大转折
C.激励广大民众共同抵御外侮D.显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