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抗日战争的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强调“由减租减息转变到耕者有其田”,要派干部到城市去,“掌握大的铁路、工厂、银行”。他主张新的中央委员应该包罗各种人才,“将来还要搞大工业”。他提出要夺取北平、天津等中心城市,并表示“我们一定要在那里开八大”。毛泽东的主张(     
A.基于对解放战争进程的判断B.说明中国革命性质发生变化
C.重在强调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D.憧憬着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未来
2023-08-28更新 | 3542次组卷 | 23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实验二部2024届高三下学期得分训练(一)历史试题
2 . 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是(     
A.甲午中日战争B.人民解放战争C.抗日战争D.鸦片战争
2023-07-02更新 | 304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强化模拟考历史试题
3 . 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________;中国共产党为此在抗日革命根据地实施________
2023-05-16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1945年6月24日,毛泽东在一份电报中指出日寇崩溃尚有一年半,6月25日何应钦答记者问提出现在距抗战结束大约一年。材料说明(     
A.两党对战后的准备不足B.日本尚未显露败相
C.国共合作关系已经破裂D.中国尚未进行反攻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党史三对

甲申对1944年3月,郭沫若撰写的阐释明朝和大顺政权灭亡教训的文章《甲申三百年祭》发表。毛泽东看后表示赞赏,告诫全党同志要引为鉴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同年11月,毛泽东致信郭沫若,“你的《甲申三百年祭》,我们把它当作整风文件看待”,“你看到了什么错误缺点,希望随时示知。”
窑洞对1945年7月,黄炎培来到延安有感而发,希望中国共产党找出一条新路,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支配。毛泽东说:“我们已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赶考对1949年3月,中共中央前往北平时,毛泽东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周恩来道:“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摘编自《遍数风流还看今朝(百年大党面对面12)》

材料二   百年党史,如何建设好我们的党,是命根子。毛泽东一生都心系党的建设这个命根子。从抗战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他关于党的命运的三次“对谈”,集中地说明了这一点。

——摘编自石仲泉《毛泽东关于党的命运的三次“对谈”及其时代意义》

材料三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功成名就时做到居安思危、保持创业初期那种励精图治的精神状态不容易,执掌政权后做到节俭内敛、敬终如始不容易,承平时期严以治吏、防腐戒奢不容易,重大变革关头顺乎潮流、顺应民心不容易。我们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

——据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2018年1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窑洞对”的背景,并说明新中国成立前后对“窑洞对”的实践。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党史三对”间的关系。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百年大党重温“党史三对”的原因及时代意义。
6 . 历史上的国民政府曾经数易其所在地,每一次的变动,其背后都折射出丰富的历史意义,观察如图,在②处发生的事件,标志着(     

A.革命统一战线建立B.国民党专制统治确立
C.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D.抗日战争的胜利
7 . 一百年的风雨兼程,一百年的沧桑巨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12月,毛泽东在给江西苏维埃政府的指示信中规定:“过去分好了的田……算分定,得田的人……这田由他私有,别人不得侵犯”,“租借买卖,……田中出产,除交土地税与政府外,均归农民所有……政府不得借词罚款,民众团体也不得勒捐”。

材料二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1)根据材料一,指出毛泽东的指示信反映的历史事件。并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的政治制度。并联系所学知识指出该宪法的性质及体现的原则。
2023-02-20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41年底日本侵略者在湖南空投大量带有鼠疫杆菌的物品。长沙雅礼中学学生强烈反抗,并绘制了宣传画《杀鼠如杀敌》(下图)。这(     
A.揭露日寇在反攻阶段罪行B.展现了学生的时代担当
C.体现了全民族的抗战决心D.反映了日寇的野蛮行径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正式成立,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成员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10月25日,中国政府在台北举行侵台日军无条件投降仪式,并向全世界宣告:“从今天起,台湾及澎湖列岛已正式重入中国版图。”材料反映了抗日战争(     
A.使中国成为了世界强国之一B.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C.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统一D.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和民族自尊心
2023-01-20更新 | 286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46年,中国大法官梅汝璈在参加东京审判时为入场顺序和法官座次曾进行激烈斗争,捍卫了民族尊严。他后来回顾时说:在进行维护国家权益的斗争中,立场必须合理合法。其中“合理”主要指(     
A.法官个人的专业权威B.当时中国的国际地位
C.中国在抗战中的贡献D.中美两国的合作关系
2022-11-13更新 | 434次组卷 | 15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