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民解放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49年5月25日清晨,上海市区一些早出门的市民走到马路上时,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马路两边睡着许多解放军战士,他们虽看上去很累很疲劳,但睡的很熟很香。下表是当时的一些记载:

记载出处
26日。下午三点起微雨,子夜大雨....解放军在路站岗,快序及佳,绝不见欺侮老百姓之事。在研究院门前亦有岗位,院中同人于以食物均不受。守门之站岗者倦则卧也,亦绝不扰人,纪律之佳,诚难得也。科学家竺可桢的日记
中国共产党军纪优良,行止有节,礼脱周到......虽然有许多大厦是大开着。可以用来做军营,而中国共产党军队仍睡在人行道上......美国合众社的报道
某对新人定于25日在新生活俱乐部结婚,婚礼正在进行,解放军到了,来接收这个国民党机构。新人宾客进退维谷。不想解放军很客气地说"你们结婚",站在一旁等待。等到礼毕,又等到宾客进完茶点,司仪宣布终场,解放军才进场接收。《大公报》报道
我的车开到一个路口,有位解放军战士告诉我,前边还有战斗,不安全,要我别过去,态度和气诚恳,这是我第一次接融解放军。原国家副主席荣毅仁的回忆

——摘编自王彝伟《65年前人民解放军进上海"睡马路"背后的故事》


根据表中的一种或多种记载,对解放军进入上海后人们的评价进行观点提炼,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2023-02-22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名校联盟全国优质校2023届高三2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材料二   大别山中山面积约占全部山区15%,其余多为低山丘陵,山间谷地宽广开阔,并有河漫滩和阶地平原。气候属北亚热带季风型,温暖潮湿,降水丰富,南北两侧水系较为发达,分别注入长江和淮河。植物生长茂密,种类复杂,是主要农耕地区

——摘编自《中国地理百科丛书-大别山》

1927年八七会议后,中共发动黄安(今红安)麻城起义,逐渐建立起仅次于中央苏区的第二大革命根据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创建的有利条件。
3 .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关系的演变影响着中国的命运。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企图继续维持其一党执政的统治地位,排斥中共的政治参与,力图遏制中共的发展;中共提出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实现国家统一,建设独立、自由、富强的国家。抗战胜利之初的国内外环境、民众对和平的渴望、美苏两强对中国政治的态度,有利于和平而不利于战争。两党关系并未骤然破裂,经过重庆谈判、停战谈判、政治总协商会议,国共两党关系一度有所缓和,国内和平局面也得以暂时维持。

——摘编自汪朝光《中国近代通史:中国命运的决战(1945-1949)》

材料二   淮海战役大兵团决战需要大量兵员,解放军兵源来自百姓。解放区民众经过土改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土地。他们从心底明白共产党代表他们的利益。参加人民军队,打倒国民党蒋介石,就是保卫土地,保卫家园,保卫家人。所以,一经党宣传动员,特别是形势和阶级教育后,农民阶级觉悟普遍提高,他们提出参军参战人人有责的口号,义无反顾地参军入伍,保田卫家,投入决战。

——摘编自汪勇《党的群众路线与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的历史与经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战胜利后国共关系发展的趋势和国共双方的政治选择。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解放战争期间国共关系破裂的根本原因并分析国共关系破裂的消极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