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 道试题
1 . 1945年重庆谈判后,国共双方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有学者指出这个通常被称为“双十协定”的文件并不具有“协定”的性质,其实称“会谈纪要”更为准确,这是因为
A.国共双方都缺乏诚意
B.国共实力悬殊地位不平等
C.美苏暗中支持国民党
D.解放区问题没有达成共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国民党《中央日报》就国共关系某一事件的影响评论道:“这一结果固然还有不能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内战之不致发生,却已有确实的保障。”这指的是
A.国民党“一大”召开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双十协定》的签订D.达成《国内和平协定》
2019-01-30更新 | 2347次组卷 | 34卷引用:2010年吉林省长春二中高二下学期期末测试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3 . 1945年8月,《大公报》报道毛泽东来到重庆的消息时称:“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这反映了“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期盼
A.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
B.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
C.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
D.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
2019-01-30更新 | 1792次组卷 | 61卷引用:2012-2013学年吉林省长春二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4 . 1945年5月,蒋介石说:“今天的中心工作,在于消灭共产党!……只有消灭中共,才能达成我们的任务。”而8月份他却接连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商讨”和平问题。其态度变化的原因在于
A.主动顺应二战后世界和平、民主的发展潮流
B.立即发动内战的时机尚未成熟
C.希望通过政治协商方式和平解决两党争端
D.中共有足够的武装力量制止内战
5 . 1946年,国民党不断进犯各解放区,但在口头上仍说遵守《双十协定》,双方在南京进行谈判。谈判破裂后,国民党对中共人员限期撤离,中共与美方紧急磋商,美国同意麦康内尔执行“鲶鱼行动”,把中共人员安全送回到了延安。材料表明
A.国共关系引起美国高度关注
B.中共赢得了美国的舆论支持
C.中共战争防御阶段处于弱势
D.美国改变了对国民党的支持
2018-10-10更新 | 192次组卷 | 24卷引用:吉林省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6 . 1945年8月14日,蒋介石写给毛泽东的电文中提到:“倭寇投降,……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国家大计……”为此中国共产党做出了积极回应,促成了近代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件。此事件
A.确立了和平民主建国方针
B.促成了新中国成立
C.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D.消除了国内矛盾
7 . 电影《建国大业》讲述了从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下列关于这一时期说法正确的是
①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
②重庆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决议
③三大战役,是人民解放军反攻的开始
④南京解放,国民党政府在中国大陆的统治结束
A.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8 . 据台北“国史馆”藏《蒋中正总统档案》载,重庆谈判前,蒋介石指示谈判代表在政治上对中共可尽量宽大让步,甚至表示可以一再容忍,务取宽大,以此妥协换取军事上的绝对统一。据此推知,重庆谈判最终破裂的真正原因是
A.国内外要求和平的压力巨大
B.共产党针锋相对并据理力争
C.军事统一是蒋介石既定方针
D.重庆政协会议力主和平建国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下图取材于1945年一幅名为《端赖合作》的漫画,该漫画反映出

A.国共联合进行淞沪会战,抵抗日军进攻
B.《双十协定》是重庆政治协商会议的成果
C.重庆谈判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建立
D.抗战胜利前后国人对和平前景充满期盼
2018-06-09更新 | 3410次组卷 | 37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第五十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46年,出席政协会议的代表共计38人。国民党代表8人,中共代表7人,民盟代表9人,青年党代表5人,无党派人士代表9人。会议过程中,中共代表与民盟代表本着求同存异的精神,在许多重大问题上取得了一致意见,并团结其他爱国人士结成反内战、争民主的联盟。材料表明
A.民主党派和中共利益完全一致B.和平民主建国的方针得以落实
C.国民党与共产党的矛盾已消除D.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影响力较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