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 道试题
1 . 据李宗仁回忆,抗战胜利之初“沦陷区伪币的实值与自由区的法币,相差原不太大”。政府却规定“伪币与法币的兑换率为二百比一”,以致一纸令下,收复区许多人民顿成赤贫。该材料可以说明(       
A.国统区财政崩溃B.官僚资本的建立和扩张
C.国民党统治腐败D.国民政府形式上的统一
2023-12-21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监测历史试题
2 . 有学者认为:“当时的国际国内环境和国共两党之间的力量对比,是最有利于双方实现某种历史性妥协的;战后中国的和平如果能够实现,它必定是与这种妥协联系在一起的。”“这种妥协”的理论意义在于
A.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讨论了中共工作重心的转移
C.完成了中国民主革命任务D.提供了国共和平建国的可能
3 . 1945年8月至10月,国共双方举行了商讨和平建国方针的
A.重庆谈判B.西安谈判C.南京谈判D.北平谈判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45年8月,毛泽东等中共代表应蒋介石的邀请赴重庆进行会谈,最后签署“双十协定”。该事件的背景是(     
A.解放战争即将爆发B.日本加深对中国的侵略
C.国民党统治出现危机D.中国人民期望和平建国
5 . 1945年8月《大公报》曾报道:“近来国家的喜事接二连三的来,真是令人喜不自禁。日本投降,抗战胜利,是一喜;中苏订约,结为盟好,是二喜;毛泽东先生翩然到渝,又是三喜。”这则报道中的第三件喜事(     
A.推动了抗战的胜利B.签署了“双十协定”
C.揭开战略进攻序幕D.召开了“国民大会”
2023-12-27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联考历史试题
7 . 竺可桢是我国近代气象事业和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杰出的教育家,1936年4月至1949年4月底担任浙江大学校长。图1、图2、图3是竺可桢在不同时期所写的三篇日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分别提取图1、图2、图3的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重庆谈判中,国共双方均认为应结束训政,实施宪政,在谈判结束后,应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据此可知(     
A.扩大了国民党统治基础B.国共双方均有谈判诚意
C.有利于中国政治民主化D.旨在解决国共双方分歧
9 . 重庆谈判前,毛泽东对战后中国的形势和国共两党的地位及得失,作了认真精辟的分析,十分肯定地选择了和平、民主、团结的口号,代替了原来的抗战、团结、进步。由此说明当时中国共产党主张(     
A.建立人民民主专政B.建成社会主义国家
C.避免内战和平建国D.推翻国民党的统治
2024-01-13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扬州市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二)历史试题
10 . 据统计,从1946年1月到6月,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大小进攻达4300多次,侵占解放区城市40座,村镇2500多处。材料主要反映了
A.南京国民政府破坏《双十协定》B.全面内战已经爆发
C.国民党军队进攻陕甘宁解放区D.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