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对于毛泽东的重庆之行,民主人士柳亚子赋诗称颂为“弥天大勇”。重庆《大公报》发表社评说:“毛先生能够惠然肯来,其本身就是一件大喜事。”毛泽东的重庆之行
A.消除了国共两党在和平建国上的分歧
B.凝聚国内民主力量建立了民主统一战线
C.改变了国民党专制独裁的政治局面
D.为国共两党合作抗日转向和平建国提供了契机
2 . 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根据地已有农会、工会、妇女会、青年团、儿童团等中国共产党的群众组织,成员达404万人,占根据地总人口的27%;中共党员占总人口的1%左右,几乎村村有党员,这反映出
A.革命工作的中心开始转移B.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经形成
C.统一战线范围进一步扩大D.国共力量对比变化趋势加强
2022-03-29更新 | 3003次组卷 | 80卷引用:江西省赣州中学蓉江校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1945年8月29日,重庆《大公报》发表了名为《毛泽东先生来了!》的社论。总编辑王芸生兴奋地写道:“毛先生能够惠然肯来,其本身就是一件大喜事。”毛泽东此行的目的是
A.商讨对日最后决战B.筹备成立人民民主政府
C.争取和平民主建国D.揭露国民党的独裁面目
4 . 据统计,从1946年1月到6月,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大小进攻达4300多次,侵占解放区城市40座,村镇2500多处。材料主要反映了
A.南京国民政府破坏《双十协定》B.全面内战已经爆发
C.国民党军队进攻陕甘宁解放区D.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有学者认为:“当时的国际国内环境和国共两党之间的力量对比,是最有利于双方实现某种历史性妥协的;战后中国的和平如果能够实现,它必定是与这种妥协联系在一起的。”“这种妥协”的理论意义在于
A.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讨论了中共工作重心的转移
C.完成了中国民主革命任务D.提供了国共和平建国的可能
6 . 下图是1945年8月—1947年底国民政府发行法币数额图(据杨荫溥《民国财政史》)图中数据的变化主要是因为(     )


A.日益庞大的军费开支
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C.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D.日本对沦陷区的疯狂掠夺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7 . 1945年8月,《大公报》报道毛泽东来到重庆的消息时称:“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这反映了“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期盼
A.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
B.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
C.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
D.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
2019-01-30更新 | 1792次组卷 | 61卷引用:2012-2013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厚德外国语学校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卷
8 . 1947年国民党据《中华民国宪法》完成了政府的改组,在国府委员中,国民党人占17人、青年党、民社党及社会贤达占11,《大公报》对此的民意调查显示:100人中的50%为其打分为零分,平均分不到24分,其中⅔的人认为青年党和民社党根本就不该参加这个政府。材料较为客观地反映出
A.抗战胜利后中国两种命运的斗争B.中国人民为和平民主建国的努力
C.民主联合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实现D.国民党政权处于合法性危机之中
2018-05-23更新 | 889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梅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美国“企图协助安排一个既可避免内战又可保持甚至增加国民政府势力的临时办法”,以便“将共产党人纳入一个宪政政体的政治和军事范围之内,敌对的两党将共同参加一个经过改组的联合政府”。与材料内容直接相关的事件是
A.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国共两党的重庆谈判
D.国共两党的北平和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