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据统计,1945年共产党机关报关于重庆谈判的报道不下60篇,内容集中于毛泽东一行人抵渝引发的热烈反响、国共两党代表谈判进展以及毛泽东在渝期间活动等方面。这些报道表达的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意愿是(     
A.实现和平建国B.抨击内战独裁
C.加强党内建设D.团结民主党派
2024-02-07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校际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1945年民谣“坏东西,拉夫抽丁,征粮征米,拆散父子,拆散夫妻都是你,你的心肠和魔鬼一样的,别国在和平里复兴建设,只有你成天在内战上玩把戏。你这个坏东西,真是活该枪毙!”该民谣反映了国民党(     
A.坚持独裁统治的本质B.加大了对人民的剥削
C.内战失败的必然原因D.强化了对思想的控制
3 . 1945年,在重庆谈判中,有些问题即使国共两党达成了协议,但也未能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和平、民主、团结的气氛很快被内战的炮火冲淡了。这一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中共政权建设理念过于先进B.民主党派利益没有得到保障
C.美国在背后对谈判阻挠破坏D.国民党实行专制独裁的需要
2024-02-02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如表是1938—1946年延安交际处接待部分外国著名记者和友好人士的记录。这些活动(     
接待时间接待对象
1938年3月接待加拿大援华医生白求恩及其率领的医疗队
1938年6月接待国际青年访华代表团
1944年6月接待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
1946年7月接待美国著名女记者安娜·路易·斯特朗
A.对外展示了中共良好形象B.粉碎了国民党的文化统治
C.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鼓舞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2024-01-29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45年,《大公报》刊载了《沁园春·雪》及柳亚子的和词。自此,重庆处处谈论,人人唱和。有精明的商人也打出“沁园春”的招牌,把收集到的数十首《沁园春》张挂在饭店里,以此招徕顾客,果然生意兴隆。据此可知(     
A.中共取得政治主动B.时政环境影响商业
C.美国推行扶蒋反共D.国共双方统一认识
2024-01-29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20年代的国民党的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中最使人感兴趣的一个事件,它的成功是因为它为爱国和革命的目标出色地动员了人力和物质资源。组织阶段从1923年后期持续到1926年中,在此期间,一批坚定的中国人以很有限的力量开始,组织了一个旨在统一国家、战胜外国特权和改变形形色色的不平等状况的革命运动。

——摘编自【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二   民主立宪乃国民革命之预定目标,外应世界潮流,内应国民要求,不可缓亦不能缓。战后新中国之政治,此其主流也。但和平建国、民主宪政的口号,不过是搪塞人民民主要求、坚持反动统治的一种手段。蒋介石一方面说“民主宪政不容再缓”,但又提出种种“先决条件”,阻挠民主政治的实现。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民党领导国民大革命的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战胜利后国民党面临的主要困境,并说明蒋介石为解决这一困境采取的举措。
2024-01-28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1945年9月,国民党当局秘密印发蒋介石在1933年“围剿”红军时编的《剿匪手本》。10月13日,蒋介石密令各战区司令长官,遵照其手本“督励所属,努力进剿,迅速完成任务”。这表明(     
A.皖南事变难以避免B.国民党坚持内战的方针
C.全面内战就此爆发D.重庆谈判没有达成协定
2024-01-22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抗战胜利后,中国民盟在《在抗战胜利声中的紧急呼吁》中号召:“我们坚决地要求民主”;在《中国民主同盟纲领》中主张:“民主国家以人民为主人”;中国民进在《中国民主促进会对于时局的宣言》中强调:“只有人民有力量,国家才有力量”等,这些言论(       
A.推动抗战走向胜利B.反映当时人民心声C.助推国共北平谈判D.得到国民党的支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46年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后,中共中央准备将机关驻地迁至与南京仅一江之隔的淮安,以利于共商国是;苏皖边区政府也将自己的办事机构搬出,以备延安来的中央同志居住。这表明当时中国共产党(     
A.坚持议会斗争的革命道路B.基本摧毁了国民党的军事力量
C.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D.积极致力于实现和平民主建国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重庆谈判是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双方为了谋划中国未来发展前途而召开的一次重大历史会议。从1945年8月29日开始,到10月10日双十协定的签订结束。

共产党的机关报《新华日报》关于重庆谈判的报道不下60篇。《应蒋主席之邀商团结大计 毛泽东同志将来渝》等从8月16 日开始着手报道。毛泽东在渝期间,《建立和平团结民主的新中国欢迎毛泽东先生》《蒋主席前晚欢宴毛泽东同志国共领袖昨日晤谈》等报道集中于毛泽东一行人抵渝引发的热烈反响、国共两党代表谈判的进展情况以及毛泽东在渝期间的活动这三方面。

国民党的机关报《中央日报》关于重庆谈判的报道大约有30多篇。毛泽东抵渝前,有《美报再责中共不应存心捣乱》《蒋主席三电毛泽东促行》等报道,关于蒋介石发电报三邀毛泽东一事有报道五六则之多。毛泽东抵渝后,除发表国共两党代表人会晤协商的消息外,对毛泽东及中国共产党的报道几乎没有,并且新闻稿多是叙述性、简短性的报道,排在要闻版中不重要的位置。着重强调蒋介石的领导核心地位,报道中多用“政府与中共代表”“政府与中共会谈”等表述。

——摘编自许爱超《多方媒体视角下的重庆谈判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华日报》《中央日报》对重庆谈判报道的异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国共两党机关报新闻报道的主要因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