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强调,在乡村中,首先要有步骤地展开清剿土匪和反对恶霸的斗争,完成减租减息的准备工作,以便在人民解放军到达那个地区大约一年或者两年以后,就能实现减租减息的任务,造成分配土地的先决条件。这体现了(     
A.党的工作重心应在农村B.实事求是的思想原则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巩固D.土地革命的工作路线
2023-01-05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纲要上同步及单元
2 . 中共中央发出的《复电》指出:“不但土地、山林、水利分配,而且要将地主富农两阶级多余的粮食、耕牛、农具、房屋及其他财富拿出来……大规模的森林及水利工程不能分配者由政府管理。此外,同意即由土地会议通过土地法大纲,作为向各解放区政府的建议。”这次土地改革(     
A.满足了赣南、闽西农民对土地的渴望B.巩固和发展了当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适应了解放战争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D.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扫除了障碍
3 . 竺可桢在日记里写道,“五月廿六日星期四。下午三点起微雨,子夜大雨。上海全部解放……解放军在路站岗,秩序极佳,绝不见欺侮老百姓之事。……守门之站岗者倦则卧地,亦绝不扰人,纪律之佳诚难得也”。该日记可用于研究(     
A.建国初经济的恢复情况B.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C.新生政权如何得以巩固D.党的工作重心转变的问题
4 . 解放战争时期,针对许多领导同志在前方指挥,不能分心照顾减租和生产的现状,毛泽东要求各根据地做到统筹兼顾,必须实行分工。为此,中央要求各根据地必须重视经济生产和财政工作,不断改善人民生活,确保粮食、布匹自给自足,珍惜人力物力。这(     
A.奠定了战争胜利的基础B.推动了中共工作重心的转移
C.保证了农民土地所有权D.凸显了党员干部的作风问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49年9月3日,毛泽东在给华东局的指示中提出,有些国民党军政人员“现在无事做,也应给以饭吃。维持他们,使他们活下去,否则政治上对我们极为不利。就全局来说,全国养九百万至一千万人是完全有办法的”。这一指示(     
A.确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政治路线B.强化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群众基础
C.有助于中共建政工作的顺利进行D.使中共赢得了社会各界广泛支持
2022-10-28更新 | 899次组卷 | 15卷引用: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课后培优分级练(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6 . 1949年4月,刘少奇到天津调查研究,写了《天津工作问题》调查提纲,提出“四面八方”思想:“必须切实组织对外贸易”“必须切实迅速通畅城乡关系,物畅其流”“必须贯彻公私兼顾的政策”“必须贯彻劳资两利的政策”。这一思想(     
A.推动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逐步展开B.促进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C.反映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D.有利于巩固新生人民政权
7 .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的乡(村)、区人民代表会议成为乡(村)、区两级正式的最高权力机关,乡(村)、区人民代表由全体选民直接选举产生。这些举措
A.是对民主革命纲领的调整B.建立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C.为新中国政权建设奠定实践基础D.践行了新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022-09-03更新 | 2327次组卷 | 28卷引用: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分层作业)-【上好课】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49年2月,《人民日报》报道“一月来山东、苏北两地十余万翻身农民,在‘争取革命彻底胜利’口号下,积极参加解放军。其中仅鲁中南一地即有三万八千余人自动参军。”这体现出当时(  )
A.土地革命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B.革命的中心转移至山东解放区
C.人民解放事业获得民众的认同D.报刊的宣传奠定民主革命基础
2022-06-27更新 | 1056次组卷 | 14卷引用: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纲要上同步练测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各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土地制度的彻底改革,没收地主土地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项政策的实施,对于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革命战争的推进,起了决定性作用。但在日本侵略者步步进逼、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的形势下,为了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停止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开始了党的土地政策的重大转变。

-摘编自柳礼泉《抗战时期党的土地政策研究》

材料二 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后,各解放区普遍深入展开斗争恶霸地主和没收、分配地主的土地。至1948年底,大约有1.5亿人口地区完成土改任务,使得1亿无地少地的农民获得了土地。这一胜利,大大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积极性,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鼓舞了解放军指导员的士气。

-摘编自王桧林《中国现代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共土地政策从土地革命时期到抗战时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改革的意义。
10 . 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推进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土地改革,在马克思主义农民土地问题上做出重大原创性贡献。下列对不同时期土地改革的解读正确的是
A.1927年革命根据地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农民分到的是土地的使用权
B.1947年解放区土地改革,没收地主土地,代以农民土地所有制
C.1950年土地改革,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消灭土地私有制
D.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归农民所有,包干到户
2022-05-12更新 | 325次组卷 | 4卷引用: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帮课堂】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精品讲义(中外历史纲要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