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中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中国近现代外交风云

中国近现代对外关系经历了保守闭关——被迫开放——主动开放——主动融入的过程。百年来中国人民筚路蓝缕,走过了波澜壮阔的历史征程,从百年的屈辱到今日的辉煌,抚今追昔,鉴往知来


(1)“弱国无外交”,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外交史,实质上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时间轴。

(2)根据如表,中国近现代的外交及对外关系,与下列因素息息相关?
A.主要矛盾   B.国际形势   C.政权性质   D.人民心愿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转折点。各主要中外约章、国际条约也是二战时期中国国际地位的重要显示器。


中国抗日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
爆发时间1931年9月18日1939年9月1日
持续时间14年6年
伤亡人数3500万9000多万
经济损失6000多亿美元4万亿美元


(3)根据图片一、二、三信息,归纳二战后中国国际地位提升的表现?根据上表分析其原因。
(4)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外交成就硕果累累。将下列图片反映的外交成就按时间顺序排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



(5)任选其二,简述新中国是怎样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自己突出贡献的?
2022-05-01更新 | 16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2022届等级考复习历史综合测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石头牌坊话沧桑

19006月,德国驻华公使克林德前往总理衙门,行至北京东单北大街西总布胡同时,遇神机营霆字队枪八队章京恩海,被其枪杀,是为“克林德事件”。

19019月,清廷和列强签订《A:________》。条约第一款便写明“大德国钦差男爵克大臣被戕害—事,前于西历本年六月初九日即中历四月二十三日,奉谕旨亲派醇亲王载沣为头等专使大臣;赴大德国大皇帝前,代表大清国大皇帝暨国家惋惜之意。醇亲王已遵旨于西历本年七月十二日即中历五月二十七日,自北京起程。大清国国家业已声明,在遇害该处所竖立铭志之碑,与克大臣品位相配,列叙大清国大皇帝惋惜凶事之旨,书以拉丁、德、汉各文。”1903年,“克林德牌坊”建成,碑文如下:“德国使臣男爵克林德,驻华以来,办理交涉,朕甚倚任。乃光绪二十六年五月拳匪作乱,该使臣于是月二十四日遇害,朕甚悼焉。特于死事地方,敕建石坊,以彰令名,并表朕旌善恶恶之意。凡我臣民,其各惩前毖后,无忘朕命。”

……19181113日,克林德牌坊被正式拆除。时任北京大学校长B:________在天安门前发表《光明与黑暗的消长》演讲,说道:“现在世界大战争的结果,协约国占了胜利,定要把国际间一切不平等的黑暗主义都消灭了,用光明主义来代他。”第二年,政府将克林德纪念碑散件运至中山公园,重新修建。由于协约国战后的宣传口号是“公理战胜,强权失败”,重建的石牌坊两面的碑文改刻中英文“公理战胜”,牌坊也改名“公理战胜坊”。

1952102日,亚洲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在北京召开。为了表彰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功绩,大会决定将“公理战胜”坊改为“保卫和平坊”,将原坊“公理战胜”的中英文字镌去,重新刻上郭沫若题写的“保卫和平”四个鎏金大字,以表达人们保卫世界和平的美好愿望。这就是现在中山公园里的保卫和平坊。

——摘编自赵友慈《一座牌坊三个时代的缩影——"克林德"牌坊的建立与变迁》


(1)在材料A、B两处填入相关史实。
(2)根据材料和所学,概括“克林德牌坊”两次更名的原因。
(3)根据材料和所学,你如何看待“克林德牌坊”的变迁?
3 . 光辉的历程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不忘初心,砥砺前行,领导人民取得了革命和建设的一个又一个胜利。


(1)以下是某校集邮小组以“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主题收集的邮票,请依据邮票画面反映的史事发生地填入中国轮廓图的相应位置(填写字母)
A.中共一大会址B.遵义会议会址C.中共七代大会纪念D.七届二中全会(西柏坡)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2)以下是某同学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会议”为主题整理的历史图片,请与下列的图片说明相匹配(填写字母)

①代行全国人大职权,颁布《共同纲领》。
②通过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③为新中国融入战后国际社会打开了新局面。
④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成为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⑤停止“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⑥明确党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实现工业化,满足人民需要。
(3)依据上述材料,概述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革命和建设中取得了哪些成就?
2022-06-22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4 . 世变则备变,面对时代之变,世界之变,历史之变,不同时代的人们做出了反应。

材料一: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公元前221年作为时代的界标,不论过去、现在或将来,所有学习历史的人都会记住这个年份。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历代备边,多在西北。其强弱之势、主客之形,皆适相埒(等同),且犹有中外界限。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麇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数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

——李鸿章《筹议海防折》(1874)

材料三:“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侮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人民日报》元旦社论(1953年)

材料四: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既基于自身国情、又借鉴各国经验,既传承历史文化、又融合现代文明,既造福中国人民、又促进世界共同发展。

——习近平: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2023年3月15日)

1.材料一中“这个年份”成为“时代的界标”是因为(单选,填涂字母)
A.中华文明开始起源B.国家形态开始形成
C.儒学成为主流意识D.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
2.依据材料二,概括李鸿章上“海防折”的原因。
3.指出材料三中实现“工业化”而“积极奋斗”的主要途径。
4.综合材料及所学,你如何看待 “世变”与“备变”这一历史运动?
2023-04-14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松江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从收集到的资料中,小周同学对如下特别感兴趣,为此搜集了相关说明文字:
照片
名称全国通用粮票外汇兑换券
说明粮票是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国在特定经济时期发放的一种购粮凭证,必须凭粮票才能购买粮食。“票证经济”曾影响了我国几代老百姓的生活。外汇兑换券,自1980年流通。是中国银行发行的以外国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等持有外币为兑换对象,在国内指定范围内同人民币等值流通的票券。

从上述图片和说明中可以读出哪些重要的历史信息?
6 . 学党史,明信仰

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上海石库门到延安窑洞门再到北京天安门,展现了近代中国的风雨足迹,见证了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和丰功伟绩。


(1)请将下列史事建构历史关联
A.《青年杂志》   B.开国大典C.《共同纲领》   
D.中共一大   E.《论持久战》   F.中共七大
石库门:
窑洞门:
天安门:
(2)近代以来,上海和北京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城市,五四运动像一座历史的桥梁勾连了两座英雄城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自五四以来,这十二三年间,我们真是受不了,十五六世纪“人性”的要求,十七八世纪“个性”的要求,及十九世纪的“国性”的要求,三样东西一齐来,怎不令青年朋友要发狂了呢!

——《李璜致胡适》

材料2   中国有了新民主,需要“新科学”。发扬“五四”精神的唯一的要求就是“站稳革命阶级立场,为新民主主义的人民共和国而奋斗。”

——《新民主与新科学》


①材料1的“人性”“个性”“国性”的来源分别是什么?
②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践行材料2的“新民主”的?依据所学,完成提纲中的任务清单:
A.召开第一届政协会议,通过《共同纲领》,确立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
B.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工人、士兵、农民的政权
C.设立边区政府,作为民国的地方政府,实行“三三制原则”
D.召开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革命时期政权建设“新民主”探索和实践(史实)
土地革命
(1927—1937)
农村革命根据地
全面抗战
(1937—1945)
抗日根据地
解放战争
(1946—1949)
解放区政权建立东北、华北、中南、西北行政区,设军政委员会或人民政府
过渡时期
(1949—1956)
新民主主义中国
2021-11-28更新 | 22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徐汇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为在新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了解改革开放,小周制作了如下时间轴:

(1)按时间轴内容填空:
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______;⑤______;⑥______
(2)通过对时间轴的梳理,可以发现新中国经济发展发生了诸多变化,结合上述材及所学,请你谈谈对这种变化的认识。
2022-04-21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宝山区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8 . 制度之演进

政治制度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你一起来探究。

文物中的古代政治制度

(1)2002年,在湖南湘西里耶古城出土了三万多枚简牍,这些简牍多为官方文书档案,如图的“书同文字”木方。与此文物直接相关的制度是(       

A.周代分封制B.秦代中央集权制
C.汉代察举制D.隋唐三省六部制

(2)陶片放逐法是古希腊城邦雅典的一项政治制度,按该法规定被放逐的对象当是(     

A.伤害主人的奴隶B.所有触犯法律的公民
C.对民主造成威胁的公民D.有盗窃行为的公民

(3)法律文献中的近代政治制度
近代资产阶级通过革命与改革,确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请按要求完成表格。
文件相关内容文件名称确立的制度
法律由议会制定,国王无权废止;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征税和招募常备军……(1689年)

天皇神圣不可侵犯、统领一切,议会、内阁、军部互相牵制……(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
联邦政府对外代表国家主权,各州拥有一定自治权利;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1787年)

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规定实施责任内阁,内阁总理由议会多数党产生……(1912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空)
(4)依据文件相关内容,归纳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主要特征。
(5)下图中反映的政治制度实施于(     

A.土地革命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D.新中国建设时期

(6)下图绘画中的老妇人拿着一张选民证,与此相关的制度是 (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7)结合以上材料与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西方政治制度演进的认识。
2023-12-14更新 | 8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上海闵行区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9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社会治理是国家的基本职能之一,世界各国通过某种特定的政治制度来实现社会治理。



(1)某同学上表罗列材料对应的政治体制分别是
A.民主制   B.君主立宪制   C.共和制   D.君主专制
E.等级君主制   F.议会君主制   G.贵族制
(2)以权力分配、机构设置和运行为主的政治体制,规定了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请按出现时序对该同学整理的示意图进行排列。

(3)上表中C图的机构设置、权力分配及运行体现的政治理念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三权分立,相互制约平衡   
C.党的领导与政治协商   D.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4)中国政治制度发展有其历史独特性,简要说明你对不同时期中国政治制度独特性的理解。
2021-12-29更新 | 20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嘉定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10 . 1872年在曾国藩等人的建议下,清政府派出第一批平均年龄12岁的幼童留学美国,成为了中国最早的官派留学生。但在顽固派的阻挠下,1881年清廷即下令撤回留美学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某赴美公使)奏称:“外洋风俗,流弊多端,各学生腹少儒书,德性未坚,尚未究彼技能,先已沾其恶习,即使竭力整顿,亦觉防范难周,亟应将该局裁撤”。

——奕䜣《奏请撤回留美学生肄业学生折》(1881年)

材料二   公费留学生非经特许,一律暂缓派遣,自费留学生除有国外奖学金或其他外汇补助费,无需请购外汇外,一律暂缓出国。已在国外的公费生,所学科目非军、工、理、医而出国已满三年者,应立即回国,已在国外的自费留学生,除成绩特别优良者外,无论学习何种科目,一律不给外汇。

——中国国民党五届六中全会《修正限制留学暂行办法》(1939年)

材料三   大踏步走出去

时间

主要留学地

培养目标

国家政策

建国初期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和苏联

以工科为主,培养重工业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

1957年,毛泽东会见留苏学生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

1978~1981

大部分就读于美、德、日、英、法等国

以自然科学为主,培养改革开放急需的科技人才

1978年,邓小平说,“要成千成万地派,不是只派十个八个”,“教育部研究一下,花多少钱,值得”。

90年代以来

到2013年,留学生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

学科多元化,留学生根据自己的志趣理想和国家需要求学

1993年,党中央提出“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留学总方针。
(1)在洋务派的努力下,先后有四批共一百二十名学生赴美国留学,他们留学期间美国社会的状况是(双选)(     
A.召开制宪会议,制定《宪法》,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
B.治愈内战创伤,黑人状况有所改善,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C.开展工业革命,工业化进程如火如荼,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D.参与世界大战,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2)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政府中途撤回留学生的理由。
(3)结合材料三,指出建国初期中国向东欧与苏联派遣留学生的历史背景。
(4)综合材料及所学,你如何看待中国追寻留学之路?
2023-04-14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金山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