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中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解决农民问题作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首要问题,根据不同历史时期要完成的任务,实施行之有效的农村政策,得到广大农民的衷心拥护,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下列属于为完成社会主义革命而采取的措施有(     
A.“打土豪,分田地”,开展土地革命
B.实行“减租减息”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
C.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
D.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基本完成土地改革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1950年,中国正式开始抗美援朝战争,涌现了大量的抗美援朝英雄。以下属于抗美援朝英雄的是(     
A.杨根思B.赵一曼C.左权D.冯子材

3 . 在新中国,我们的一切几乎都是以“人民”来定义的。国家叫“人民共和国”,政府叫“人民政府”,军队叫“人民解放军”,警察也叫“人民警察”。归根到底,新中国的政治,就是主张“人民(民主)专政”。材料反映了新中国(     

A.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B.保障了工人阶级权利
C.确立了根本政治制度D.传播了民主共和思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1952年,湖南在领导爱国丰产运动中抓住关键问题,兴修水利、护林、造林,以避免或减少水、旱、风、虫灾害,领导和帮助农民深耕细作、加工施肥、选种除虫、改进耕作技术等,在各项生产建设工作中,都获得了显著成绩。湖南在生产建设工作中获得显著成绩的重要因素是(     
A.《中国土地法大纲》使农民在政治经济上获得解放
B.土地改革解放了生产力以及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四个现代化”目标激发了人民建设国家的积极性
2023-06-22更新 | 445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诸暨市海亮艺术中学2023届高三6月选考模拟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1956年,毛泽东在谈到国家与工厂的关系时指出:“统一性和独立性是对立的统一,要有统一性,也要有独立性。……各个生产单位部要有一个与统一性相联系的独立性,才会发展得更加活泼。”毛泽东强调的是(     
A.适当提高工厂的生产经营自主权B.适度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
C.平衡工商企业改造中的公私关系D.鼓励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
2023-06-21更新 | 6115次组卷 | 30卷引用: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重组卷05(浙江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阅读如表。下列项中,对表格内容解读正确的有(        
时间1950年3月1950年12月1951年12月1952年12月
批发物价指数以100为参数下降85.0%下降92.4%下降92.6%
①得益于“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   ②实现了国家财政经济的统一管理
③结束了十几年物价连续暴涨的局面       ④人民政府赢得了全国人民的信任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7 . 中国共产党从实际出发,不断调整国家治理的政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图分别是1951年、1961年中国对外贸易额占比统计示意图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组织推进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启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我国粮食总产量自2015年以来,连续7年超过6.5亿吨,2021年粮食总产量更是创历史新高,达6.8285亿吨。其中,谷物总产量6.3亿吨,超过美国谷物产量约1.5亿吨,约是印度谷物总产量的2倍,标志着我国口粮绝对安全和谷物基本自给的强大基础已经形成。

——摘编《光明日报》2022510日第5版。

(1)依据材料一,指出1961年中国贸易伙伴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解决“三农”问题的两项措施名称,分析“我国口粮绝对安全和谷物基本自给的强大基础已经形成”的成功经验
8 . 下表是《1949—1956年大事记》(局部),由此可知该时期(     

时间

历史事件

1949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年10月25日

中国志愿军赴朝作战

1953年9月25日

人民日报正式公布过渡时期总路线

1954年6月25日

周恩来应邀开始访问印度、缅甸

1955年4月26日

在中国“求同存异”方针推动下达成协议

1956年3月14日

国务院成立科学规划委员会

A.初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开始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
C.邓小平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D.两岸往来日渐频繁,民间交往扩大
9 . 时代塑造青年,青年创造历史。在社会变迁中,共青团活动都带着鲜明的时代印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建国后共青团的主要活动(部分)

时间共青团活动
1954年在北京苏联展览馆工地上诞生了全国第一支青年突击队。青年突击队活动是以提高生产率、加快建设速度为主要内容的活动。
1955年团中央发出《关于组织青年参加边疆建设问题的一些意见》,广大青年热烈响应号召,迅速掀起一个全国性的垦荒热潮。
1957年党中央要求共青团“团结全体青年积极参加建设社会主义的劳动,以便尽快地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共青团积极响应
号召,带领广大团员和青年积极地投入到经济建设的各项事业中。
1963年共青团中央发出《关于在全国青少年中广泛开展“学习雷锋”的教育活动的通知》,广大青年提出了“像雷锋那样工作、学习和生活”等口
号,此后学习雷锋活动的持续开展,一直延续至今。
1983年共青团在企业团组织和青年中开展以“小发明、小革新、小改造、小设计、小建设”为主要内容的“五小”智能杯生产竞赛活动。
20世纪90
年代以来
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服务全党全国工作大局,共青团主要开展了青年志愿者活动和青年文明号活动等活动。

——摘编自李星《浅析建国后不同历史时期共青团活动及其特点》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现代史的史实,以“时代的青年”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3-01-15更新 | 389次组卷 | 10卷引用:黄金卷04-【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高考历史模拟卷(浙江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1949年3月,天津郊区开始土地改革。在没有现成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天津市人民政府结合津郊地区的地权分配、剥削关系、郊区与城市经济密切相关等特点,制定郊区的土地改革政策, 这与以往的土地政策有很大的不同。该政策旨在(     

A.稳定社会秩序进而恢复城市经济B.消除国民党残余势力的影响
C.推动土地改革从农村扩展到城市D.为平津战役的胜利奠定基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