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中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23-24高三上·河南新乡·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图为1950年《晋察冀日报》出版的漫画《人驴》,描述了一个没有土地的长工是怎样变成“人驴”的:他活了五十八,就给地主拉了四十年的磨,走路总是团团转,头颈向地背高驼,地主们叫他是“人驴”。该漫画旨在(     
A.说明全国农民仍受地主剥削B.营造一种崇尚劳动的社会氛围
C.强调农村土地改革势在必行D.动员农民走农业合作化的道路
2023-09-26更新 | 273次组卷 | 3卷引用:25·纲要上第25课·学科网-【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
2 . 如图漫画《从泥土中站起来》:一位农民正在掀翻压在自己身上的地主和土匪,从泥土中站立起来。其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人民翻身当家作主B.土地改革废除剥削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民族地区民主改革
2022-08-25更新 | 110次组卷 | 3卷引用:第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高中历史统编版纲要上同步测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表为20世纪20—60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劳动竞赛

时间形式简介
始于1929年劳动突击队竞赛运动倡导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劳动积极性。
始于1935年斯达汉诺夫竞赛运动倡导生产技术革新,提高生产定额,提高劳动生产率。
始于1941年支援前线生产队竞赛运动倡导建立支援前线生产队,保障卫国战争军需物资供应。
始于1967年推广“谢基诺工作法”提倡精简人员,提高效率,节余资金由企业自行支配,奖励超额完成任务。

——摘编自侯宝泉《论苏联社会主义劳动竞赛》

材料二   下为图张凡夫《提高产量就是加强保卫祖国力量》宣传画(1951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历史背景,简述20世纪20—60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的演变。
(2)某学习小组计划举办“新中国的劳动竞赛”主题展览活动,拟将材料二中的宣传画作为展览内容,请结合历史知识为该宣传画撰写一段简介。
2023-03-20更新 | 556次组卷 | 2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纲要下)第十单元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和新兴国家的发展
4 . 1950年至1958年,中国影片在历届捷克斯洛伐克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获奖的情况,如下图所示。这一时期,中国积极参与该国际电影节评选有利于(     
届次中国获奖影片
1950年第5届《中华女儿》自由斗争奖)《赵一曼(最佳女演员奖)
1951年第6届《白毛女》(特别荣誉奖)《钢铁战士)和平奖)、《新儿女英雄传)特别荣誉导演奖)
1952年第7届《人民的战士争取自由斗争奖)《内蒙人民的胜利》编剧奖)
1954年第8届《智取华山自由斗争奖)《梁山伯与祝英台)(音乐片奖)
1956年第9届《桂林山水》和《通向拉萨的幸福道路)纪录片奖)
1957年第10届《祝福评委会特别奖)
1958年第11届《边寨烽火)青年演员奖)儿童片《风筝)荣誉奖)
A.改善国际外交环境B.增加文化市场收入
C.弘扬优秀传统文化D.传播民主革命经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右图是1951年发行的《多生产!多捐献!》宣传画,由钱大昕创作,宣传工厂加班加点多生产,社会各界多捐献。该画

A.体现了国民经济恢复后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大增
B.反映了国内生产使抗美援朝局势得以扭转
C.展现了人们为巩固新生政权而奋斗的爱国之心
D.鼓舞了人民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革命事业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成立以来,辽宁工业在百废待兴基础上发展起来,迄今为止辽宁已建立起相对独立、有一定规模和技术水平的现代工业体系。下图是1949-2018年辽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贡献率的比重指标图。


注:19491997年工业统计为乡及乡以上工业口径,19982006年为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2007年以后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据《辽宁统计年鉴》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图3中的任意两个时间阶段,就建国70年来辽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贡献率的比重情况,加以说明。(要求:阶段划分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2-03-22更新 | 156次组卷 | 2卷引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名题荟萃)-2023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7 . 如图《通不过去》(图中有“和平之路”“战争之路”“五项基本原则”及排队情形)意在说明,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有利于
A.提升不结盟运动的影响力B.推动社会主义阵营的扩大
C.阻止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D.遏制帝国主义的战争图谋
2021-12-27更新 | 4835次组卷 | 47卷引用:专题15现代中国的政治与外交-十年(2013-2022)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下图是河北省邯郸市郊区酒务楼村农民报名入社的场景。该图可用于说明我国
A.国民经济调整的基本完成B.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
C.人民公社化运动蓬勃开展D.经济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变化
2021-07-30更新 | 11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项训练(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9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在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高潮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1954915日至28日,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举行。来自全国的1141位人大代表出席大会,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

材料三   1949年春,毛泽东与中共中央其他领导人一起离开西柏坡乘汽车前往北平。毛泽东上车时,风趣地对周恩来说:“我们进京赶考去了!”周恩来笑着点头道:“我们应当都能考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充满信心地笑着说:“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会考个好成绩。”


(1)材料一中图(a)会议的中心任务是什么?其职能在1954年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图(b)所示文献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具有怎样的地位?
(2)材料二中的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的背景是什么?中心内容是什么?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何意义?
(3)中共“进京”在政治制度建设上是否考出了好成绩?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2021-08-21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专项训练(人教版必修一)-第20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