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中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多选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表1950—1952年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上表反映出当时中国(     

年份

出口商品构成

进口商品构成

工矿产品

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

生产资料

消费资料

1950

9.3%

90.7%

87.2%

12.8%

1951

14%

86%

83.1%

16.9%

1952

17.9%

82.1%

90.6%

9.4%

A.初步建立起较完整的工业体系B.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迫切性
C.仍然是一个较为落后的农业国D.对外贸易的发展速度大幅增长
2024-03-31更新 | 7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广东省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题历史试题
2 . 如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某时期政权组织结构示意图。反映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A.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领导B.具有新民主主义政权性质
C.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履行职权D.领导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2024-02-04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如图是某位同学的我国建国初期历史内容的学习笔记。其中空白处应是(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B.“一国两制”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以遵守宪法为核心的法治制度
4 . 新中国面临一个经济上千疮百孔的烂摊子。为制止投机资本制造的市场混乱,党和政府同上海等大城市投机资本进行的斗争主要是(     
A.银元之战B.土地改革C.米棉之战D.抗美援朝
2024-01-19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53年9月12日,彭德怀在《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工作报告》中宣称:这场战争“雄辩地证明:一个觉醒了的、敢于为祖国光荣、独立和安全而奋起战斗的民族是不可战胜的”。中国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A.缓和了中美间紧张关系B.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C.保障了世界的和平稳定D.提振了中华民族自信心
6 . 有人曾把中美关系概述为:美国是民国立宪的榜样,朝鲜战争的对手,改革开放的模仿对象,九十年代制裁中国的牵头人,世贸组织的介绍者,台湾现状的维持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据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以美国式政体改造中国政治
B.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分歧决定双方始终保持敌对
C.美国的干涉是台湾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的国际因素
D.中美两国关系发展的历史结论是和则两利斗则俱伤
7 . 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被称为20世纪中国经历的历史巨变。关于上述巨变的说法正确的有

孙中山主持临时政府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A.三次巨变都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B.三次巨变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C.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这三次巨变密切相关
D.使中国人民醒过来的巨变应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021-06-24更新 | 27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第二次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仿真模拟卷01
8 . 周恩来说:“另起炉灶的方针,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政治上建立了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这句话的含义包括
A.中国真正赢得了国家的政治独立B.与资本主义国家不再往来
C.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D.废除了旧中国的外交关系
9 . 2009年3月在北京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简称“两会”。“两会”中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协都是
A.实践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途径
B.国家权力机关
C.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组织
D.在文革期间遭到破坏
2019-08-21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2009年普通高中高二水平测试(会考)历史模拟试题
10 . 新中国成立后,在探索中国建设道路上有过成功也有过失败,其中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功的政策措施有
A.一五计划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D.批判修正主义
2019-08-15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宁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理科学业水平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