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中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54年12月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提出: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任务已经结束。但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仍然需要存在。”这一转变从本质上反映了我国(     
A.从政治上向社会主义过渡B.国家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C.政协会议的职能发生转变D.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
2024-01-29更新 | 38次组卷 | 16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中加双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1953年,中国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中国在日内瓦会议上坚决反对美国的干涉政策,也不赞成苏联的僵硬态度,并说服越南放弃不切实际的要求;1955年,中国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这些举动(     
A.修正“一边倒”外交方针B.使中国进入国际舞台的中心
C.发挥大国的责任担当D.赢得了经济建设的和平环境
2024-01-23更新 | 172次组卷 | 9卷引用: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导学案)-【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3 . 针对与会国家代表的疑虑,中国代表团在万隆会议期间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取得的外交成就主要表现在(     
A.会议各方对中国代表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形成共识
B.国际社会由此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
C.与会各国支持“另起炉灶”方针,以摆脱西方列强殖民统治
D.宣传了新中国巨大成就,进一步扩大了社会主义影响
2024-01-18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国祺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1957年我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与旧中国最高年份相比,钢相当于5倍多,原煤相当于2倍多,机床相当于4倍多。1957年与1949年相比,原油产量相当于12倍,发电量相当于4.5倍,新增工业固定资产214亿元。这反映了(   
A.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B.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稳定了城市物价
C.“一五”计划取得重大成就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农民积极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5 . 毛泽东就某一事件曾如此评价,它“是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继军事斗争之后的第二场决战”。此事件是(  )
A.抗美援朝B.追歼残匪C.土地改革D.三大改造
2024-01-11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下图是我国20世纪50年代的宣传画,该画反映的历史事件(  )
A.确立了土地公有制B.保证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C.推动了工业化运动D.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2024-01-11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二)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山东的党组织加强了根据地的政权建设工作。1940年2月,山东分局决定设立政府工作部,以统一领导抗日民主政权建设工作;规定各区行政机构依次为主任公署,专员公署,县政府,区、村公所;要求各级政权应尽一切可能发动群众民主选举产生。在中共中央发出《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的指示后,同年6月8日,山东分局作出了《关于政权问题的新决定》,要求各级党委充分认识政权工作的重要性,经常关心政权工作,选派优秀干部做政权工作;在各级政府中建立党团组织,以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党委不能直接干涉、包办、代替政府工作;各级政府、参议会要实行“三三制”原则。

—摘编自丁龙嘉《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民主政权建设》

材料二   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为争取实现民主而进行的艰辛探索和奋斗,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功实践,使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深刻地认识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一定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珍惜自己的实践成果,同时借鉴其他国家政治文明的有益经验和成果,但绝不能照搬别国政治制度模式。

—摘编自黄勇《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山东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的特点及其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史实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
2024-01-11更新 | 59次组卷 | 6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多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中美关系的发展影响着世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妄图称霸全球的美国,在其“挟蒋反共”政策失败之后,仍然不肯放弃与中国人民为敌的立场,拒绝承认新中国,并且竭力阻挠其他国家承认新中国,企图在政治上孤立新中国。

——胡绳《中国共产党七十年》

材料二 中国领导人所要的是,美国担保不会与克里姆林宫合作施行勃列日涅夫主义:尼克松所要的是,想知道中国是否可能与美国合作,对付苏联在地缘政治上的攻势。每一方的目标本质上都是观念性质,不过,迟早这些观念都必须化为务实的外交做法上。

——[美]亨利·基辛格《大外交》

材料三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仍然致力于发展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中美关系,愿同美方在平等互利基础上,本着互谅互让的精神,通过友好协商妥善解决两国关系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2018年11月8日,习近平会见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讲话

(1)据材料一,指出美国对新中国的态度,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的应对措施。
(2)据材料二,说明美国愿意与中国合作的目的,列举中美务实外交的表现。
(3)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处理中美关系的原则并分析其影响。
2024-01-10更新 | 60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23-24高二上·宁夏石嘴山·期末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传统社会曾出现过特权户种、民籍户种和贱籍户种等类别,其户籍地位逐级降低,界线分明。其中,特权户籍以宋代的官户最为典型。它可享受以下特权:荫补,即做官的资格,减免某些税收,差役免除和减免刑罚等。宋代以后出现了保甲制,户籍管理制度进一步被赋予了社会治安功能。各行政单位、各种身份的人都要被编入其中,邻里之间相互监视、相互举报,形成一个遍布各地、各行业将各种职业者联系并束缚在一起的社会治安网络,从而成为政府加强其统治基础的重要措施。

——江立华:《我国古代的户籍制度及其特点》,载《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1(4)

材料二1951年,公安部颁布了旨在“维护社会治安、保障人民安全”的《城市户口管理暂行条例》,在城市进行人口登记。1953年,为配合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并为国营企业招工提供依据,《全国人口登记办法》出台。1958年1月,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规定了户口登记、注销、迁移、收养、婚姻、年龄、违法责任等具体细则,标志着新中国户籍制度的形成。

——摘编自吴学凡《新中国户籍制度70年变迁及其经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中国古代户籍管理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户籍制度建立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户籍制度在社会治理中的意义。
2024-01-09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新中国建立后,社会上有观点认为,中国国力贫弱,政府应“施仁政”,与民休息,应多发展轻工业,改善民众生活。毛泽东在1953年指出,所谓仁政有两种:一种是为人民的当前利益,是小仁政;另一种是为人民的长远利益,是大仁政,重点应当放在大仁政上。毛泽东的谈话意在(     
A.强调快速实现工业化的必要性B.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道路
C.加快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进程D.重视改善民生缩小贫富差距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