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 道试题
1 . 黄炎培在某次会议.上写道:“我们兴奋极了,我们这一群人,今天在共产党毛主席领导之下,要从地球几万万年一部大历史上边,写出一篇意义最伟大最光荣的纪录,我们要在东半个地球大陆上边,建造起- -所新的大厦来。这一所新的大厦已题名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次会议是(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022-11-06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倒溯思维,即逆时思维,是历史思维的一种方式,这种思维可以“由已知推向未知,由后代推向前代,由当今推向过去”。对以下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理解正确的是(     
A.三年以来是以五四运动为开端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B.三年以来解放军英勇斗争使得全国大陆完全解放
C.三十年以来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
D.一千八百四十年来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彻底完成
2022-11-03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米东区五校联考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央下发了《把军队变为工作队》《中央关于准备五万三千个干部的决议》等文件: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央建立了干部分部、分级管理制度,按职级划分干部,下管两级。这说明中共一直(     
A.推进干部管理现代化B.严格干部考核程序
C.重视干部队伍的建设D.奉行党管干部原则
4 . 九江于1949年5月获得解放,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从1950年到1953年九江人民行使权力的最高机关应该是(  )
A.中共九江市委B.九江市人民政府C.九江市人大D.九江市政协
2022-10-25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模拟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王朝的腐败,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觉醒、人民的反抗——这种合力的作用,既注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解体,又激起人们对中国向何处去的探索。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历史上杰出的革命人物和思想家登上中国的政治舞台,由此产生了新的合力运动。这种合力,已经不再是腐朽的清王朝和种种守旧力量与西方帝国主义入侵者的合力,而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为新的历史主体的一方,与以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买办资产阶级为另一方进行斗争而构成的新合力。中国既已出现新的历史主体,就必然出现新的道路的探索。

——摘编自陈先达《历史合力与中国的道路选择》

材料二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国家治理道路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中国走出了一条和苏联、西方国家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都不同的、具有独创性的国家治理道路,既避免了像一些发展中国家那样国家能力软弱涣散,也避免了像苏联那样国家政权逐渐变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时期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和毛泽东在中国开创的国家治理思想的探索和创新。

——摘编自江宇《国家治理的中国道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必然出现新的道路的探索”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国家治理方面有哪些独创。
6 . 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国家统计局协同有关部门,举办了第一次全国人口调查。调查登记时,气氛非常活跃,男女老幼都穿了新衣服,敲锣打鼓到人口调查登记站,来申报自己的人口项目。材料反映了人民群众(       
A.大力支持土地改革运动B.当家做主的管理国家热情
C.建设社会主义热情高涨D.期待履行参政议政的职责
2022-10-13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金湖中学、洪泽中学等四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古今中外,制度的借鉴与创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中国地方行政区划,自秦汉以来,基本上按山川地形的自然境界建置。……元统治者吸取了汉唐以来地方割据势力据险对抗中央政府这一教训,打破了自然的疆界,极力避免某一地区成为地方长官据险称雄的国中之国。地方区域的设置,人为地使自然区域割开,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

——摘编自李孔怀《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

材料二 元朝同宋一样,把地方分成路、府、州、县;而实际上元代的地方政权不交在地方,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管理。行省长官是中央官,而亲自降临到地方。……所以行中书省正名定义,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19403月,中共中央发出党内指示,强调敌后政权在性质上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指示规定,在政权的人员分配上,“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并指出:共产党在政权中的领导作用,是要靠党员的质量来保证的,而不必有更多的人数,不是要盛气凌人地要人家服从,而是要以党的正确政策和自己的模范工作,使别人愿意接受我们的建议。各敌后大区都比较认真地贯彻了三三制原则。陕甘宁边区,1941年春根据三三制原则进行了改选。党外人士担任乡以上干部者有3592人,占总数三分之二。根据地内的开明绅士由此得以进入政权机构。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等

材料四 1949921日—30日,由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地区人民解放军、各少数民族、国外华侨及其他爱国分子的662名代表所组成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这三个为新中国奠基的历史性文件。会议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当选为副主席;通过了关于国旗、国歌、国都、纪年等项决议;还选举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的委员。19549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至此,作为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以圆满完成其历史使命而载入史册。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元朝地方行政制度创新之处。
(2)根据材料三,概括三三制原则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原则形成的原因。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背景。
2022-10-11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龙涛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1949年10月,全国新华书店出版工作会议第四次大会将党内文件、政策和干部读物作为中国图书出版发行的重中之重。党内文件包括“一切公开发表的党的决定、决议、指示、总结、声明、发言人发言等,一切有关政策的规章、条例等”。该做法在当时(     
A.提升了普通百姓的科学文化素质B.有利于构建新的社会意识形态
C.标志着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形成D.顺利推进了大规模工业化战略
2022-10-05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9月联考历史试题
9 . 1950年1月6日,北京市军管会在东交民巷发布的一张布告:“北京市内帝国主义兵营的占地一律收回,其建筑全部征用。一些与新中国建立正常外交关系的国家,继续在东交民巷建立使馆。”驻守在高墙大院里面的外国人被“请”出东交民巷,踏上“故土”的老北京人眼泪止不住地流。这反映出(     
A.中华民族真正实现了主权独立B.人民政权得以巩固
C.“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具体体现D.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2022-09-24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人民政协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之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96月的新政协筹备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出以毛泽东为主任的筹备会常务委员会。826日,毛泽东在新政协筹备会常务委员会上对《共同纲领》……定位做了区分;纲领中只说现阶段的任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共同纲领》都具有过渡性,这在新政协筹备会筹备阶段就确定了的。在《共同纲领》的起草过程中,毛泽东为之倾注了大量心血,以加求它能“照顾四面八方的利益”,能使“每一个方面都会赞成”,以成为共同的政治基础和可行的施政大纲。

——摘编自肖建平《“社会主义”与<共同纲领>》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政协,团结各方,开启协商建国、共创伟业的新纪元。(之后)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新时期人民政协的性质和任务,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为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并推动将人民政协的性质和作用载入宪法。……经过70多年的实践探索,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在政权上实现了广泛的政治联盟和社会联盟,在党派关系上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在民主的实现方式上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相得益彰,人民政协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的制安排。

——摘编自吕忠梅《人民政协制度的中国特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共同纲领》的性质,并说明你的判断理由。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政协性质的演变及“中国特色的制安排”所秉持的基本原则。
2022-09-24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恩平黄冈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