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2 道试题
1 . 1949年10月成立的第_届中央人民政府的组成人员如下:毛泽东担任主席,6位副主席中党外人士3人;4名副总理中,党外人士2人;15名政务委员中,党外人士9人;在政务院所辖的34个部门中,党外人士14人。据此可知当时我国(     
A.是一个新民主主义国家B.民主党派发挥民主监督作用
C.开始确立社会主义制度D.爱国主义统一战线初步建立
2023-02-20更新 | 292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 . 1949年,部分人员以特邀代表的身份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如下表所示。这可以说明(     

身份

孙中山夫人

工业家

老同盟会员

前海军宿将

国民党投诚人员

姓名

宋庆龄

钱昌照

张难先

萨镇冰

傅作义、张治中

身份

前北洋政府总长

上海商务印书馆老板、前清翰林

文艺界名人

燕京大学校长

护厂有功的工人、劳动英雄

姓名

章士钊、江庸

张元济

梅兰芳、程砚秋

陆志韦

刘英源、阎存林

A.政治协商会议的权威性B.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建立
C.社会主义革命的迫切性D.新民主主义的政权性质
3 . 1949年10月1日是值得全中国人民铭记的日子,在那一天,毛主席与一众党中央领导人一起登上天安门城楼,向世人宣布新中国的成立。当时,中国的社会性质是(     
A.旧民主主义社会B.新民主主义社会C.社会主义社会D.工农武装政权
4 . 1949年春夏之间,毛泽东指出:党要团结尽可能多的能够和我们合作的小资产阶级和自由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他们的知识分子和政治派别。这主要是为了(     
A.最大限度孤立反革命分子B.尽快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C.努力争取国内和平与民主D.限制和利用私人资本主义
5 . 1949年12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全国掀起政治学习的高潮。各地创办了各种短期的政治大学或训练班,帮助知识分子建立起革命的人生观和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短期内,有20余万人人学了这类学校。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学习主要是为了(     
A.提高知识分子理论素养B.巩固新生人民民主政权
C.贯彻和落实“双百”方针D.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6 . 如图为1949年前后中国民歌歌词云图。图中的变化(     
A.体现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优越性B.有利于构建新的国家认同
C.表明“双白”方针推动了文化繁荣D.反映出新旧文艺观念冲突
7 . 在14年抗日战争中,河北人民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作为解放战争中华北地区的重要战场,河北人民为夺取全国胜利作出巨大牺牲;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对河北工业进行投资,新建和扩建了一些厂矿,河北人民不负国家所望,到“一五”计划实施时,河北省现代工业比重由7.6%上升到23.69%,为新中国经济恢复和发展增砖添瓦。这些充分体现了河北人民
A.危难时刻勇挑重担的担当精神
B.深入理解并践行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C.响应国家号召以实现民族独立
D.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要支柱
2022-06-03更新 | 685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部分学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高考冲刺压轴(一)历史试题
8 . 1948年,中共中央在华北地区筹建新政权,认为其组织既不能照搬苏联,也不能照搬西方国家的议会制,而应普选实行人大代表制,在刚接管的新城市,先召开各界代表会议,9月,华北人民政府成立。华北人民政府的成立
A.为人民代表大会制的确立打下基础B.反映了党走向执政的探索
C.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深入发展D.吹响了向全国进军的号角
2022-05-24更新 | 781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2022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四大名校名师团队猜题卷(A)历史试题
9 . 毛泽东指出,在我们有一百多万军队、一亿多人民时,“在蒋介石的力量更加缩小、削弱,……无联合可能时,就要如此做,这是中国政治发展的基本趋势和规律,我们要建设的国家就是这样一个国家。”按照毛泽东的论述,这一国家的政府组织形式将是以中国共产党为中心的
A.抗日民主政权B.工农民主专政政权
C.民主联合政府D.无产阶级专政政权
2022-05-17更新 | 358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10 . 1951年,周恩来指出,“凡依靠人家而不靠自力更生的决不能自强,凡自主者才有前途。”他意在强调
A.为工业化奠定基础B.建设思想的中国化
C.集中力量恢复国民经济D.为抗美援朝作广泛动员
2022-05-13更新 | 268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