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曲线图和历史绘画都有助于我们更直观地了解历史,但是如果绘制失当的话,反而可能会让我们误解一段历史。著名油画家董希文1952年创作的油画《开国大典》曾因种种政治原因而饱受磨难,屡遭改动。图一、图二是遭改动的油画局部。1979年,中国革命博物馆征得上级同意,决定将《开国大典》恢复原貌,图三是恢复作品的局部,中国革命博物馆将《开国大典》恢复原貌的历史背景是

图一                                图二                                   图三

A.粉碎“四人帮”,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B.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事求是”、“尊重历史”的原则得到广泛认同
C.刘少奇恢复了名誉,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D.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了全面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017-12-10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复习试题3
2 . 下面是某《农民日记》记述,出现“两则日记”的历史背景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筹建
B.政协“八字”方针的提出
C.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D.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
3 . 2009年是人民政协诞生60周年,人民政协诞生的历史背景是
A.反对内战的舆论不断高涨B.《共同纲领》被各民主党派广泛接受
C.国民政府在大陆的统治已被推翻D.中华人民共和国已成立
4 . 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背景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第一届政协会议召开
C.1954 年一届人大召开D.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2016-11-27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上期周考(9.11)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建国大业》以20世纪40年代抗战胜利直至建国前夕这一波澜壮阔的时代为背景,以宏大的历史视野,正面再现共和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诞生到确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这段史实最能体现
A.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智慧B.共和国的建立是中国民主力量的胜利
C.政治协商制度建立于抗战胜利后D.民主党派是创建新中国的主要力量
6 . 下图是1959~2008年西藏自治区粮食总产量及单位面积总产量的变化示意图。从政治角度看,图中第一个转折点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
A.西藏自治区农业科技的发展
B.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实施
C.西藏人民民主权利的扩大
D.西藏的和平解放
2017-02-17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一中高一上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