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1919年、1949年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两个重要的时间节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族主义情绪在中国蔓延。那些在十几年前把欧美作为中国改革的榜样和理想的青年知识分子,热切地期待着1919年巴黎和会的结果。然而,当和平缔造者们同意日本继续干涉中国时,这些希望被彻底粉碎了。

——摘自(美)杰里˙本特利在《新全球史》(1750年至今)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大事记

——1949年(部分)

1948.09—1949.01人民解放军连续发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1949.03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召开
1949.04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解放南京
1949.0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

——据金冲及著的《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上)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青年知识分子期待的“1919年巴黎和会的结果”,简析“这些希望被彻底粉碎”而引发的运动的重要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大事年表所列资料及所学知识,概述1949年发生的这些大事为新中国成立所创造的条件。用一句话写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的性质。
2 . 民族复兴

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将下列史事发生时间与时间轴上表示年代的数字相匹配。
A.渡江战役胜利             B.中国共产党成立
C.遵义会议召开             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
E.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继续领导中国人民,探索国家发展富强之路。以下是华政附高高一年级小王同学据此制作的大事年表。

序号

重大事件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

1954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请将下列选项中的内容与上述有关的史事相对应。
A.结束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
B.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为根本政治制度
C.极大地改善了中国的安全环境,拓展了外交活动的舞台
D.决定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逐步实现“一化三改”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社会过程”结合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试举两例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史实。
(4)“中华民族多灾多难、历尽坎坷,复兴之路从未红毯铺地、一帆风顺。”综上所述,请结合中国近现代史有关知识,谈谈你对“中华民族复兴之路”这一特征的认识。
2023-01-13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华东政法大学附属松江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图为某历史学习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整理的大事年表,据此可知,其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B.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
C.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性D.社会主义由理想到现实
4 . 1919年和1949年是中国近代史上两个重要的时间节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战后),孙中山和中国革命者的第一个目的,就是摆脱自从 1842年把中国捆绑在外国利益集团上的“条约体系”。在这一方面,巴黎和会是令人失望的。1919 年 5月 4 日,在巴黎和会期间,中国发生了学生和工人的旨在反对列强的大规模示威游行。

——摘自(美)R.R.帕尔默著的《世界现代史》(下)(1870 年起)

材料二   社会主义这一微弱的支流在东方社会中发展壮大首先得益于一战及一战后东方国家普遍崛起的民族主义意识的觉醒。……十月革命促使马列主义在东方国家的威望空前增长,促使东方国家的先进人物接受这一思想。马列主义的传播也导致中国建立共产主义小组和共产党组织。

——摘自马克壵主编的《世界文明史》(下)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大事记——1949 年(部分)


——据金冲及著的《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上)整理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写出“1842 年把中国捆绑在外国利益集团上的‘条约体系’”的名称,并指出之所以说“巴黎和会是令人失望的”理由。用一句话归纳1919年在中国发生的“大规模示威游行”的性质,并列举一个“口号”证明其性质。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述五四运动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表现。
(3)任选材料三中三件大事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其为新中国成立所创造的条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为某历史学习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整理的大事年表,据此可知,其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1824年空想社会主义著名代表人物欧文开始新和谐移民区实验。
1831年、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运动。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
1871年巴黎公社。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
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A.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B.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
C.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性D.社会主义由理想到现实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表3苏维埃俄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大事记(局部)


苏维埃俄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1917年
11月
列宁宣告:“全部政权归苏维埃”,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1949年
10月
毛泽东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
1918年国内反动势力发动武装叛乱,英法日等国干涉苏俄革命1950年夏,基本肃清大陆上的国民党残余军队和武装土匪10月,志愿军受邀入朝作战
1918年
11月
取消商品贸易,实行实物配给,由国家按定额供应生活必需品1950年
11月
严厉打击倒卖银元,平抑米棉价格,结束了我国连续十多年物价暴涨的局面
1919年
1月
农村实行余粮收集制。不按期完成的,其储根一经发现,当即没收1952年
基本完成土地改革,3亿多农民获得了土地,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49%

——摘编自严志梁《世界近现代史》


比较苏维埃俄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大事,自拟论题,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对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论题必须体现中外比较,阐述须史论结合。)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近代史大事记

时间大事
1840—1842年鸦片战争、《南京条约》、新思想的萌发
19时期中期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兴起
19世纪末甲午战争列强瓜分中国、戊戌变法
20世纪初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兴起
1912年到1919年中华民国建立、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国民大革命、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20世纪30年代红军长征、遵义会议、抗日战争
20世纪40年代中共七大、人民解放战争、新中国的成立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围绕“中国近代历史的必由之路”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5—1967年世界大事年表
1945年旧金山会议决定建立联合国
1946—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宣布美国对欧洲重建予以援助的计划;中国内战
1948—1949年美国在苏联封锁西柏林期间对该城市空运给养
1949年苏联成功试爆第一颗原子弹
1949年美国和西欧建立北约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1953年朝鲜战争显示美国遏制共产主义的政策;中国参加支援朝鲜的战争
1953年斯大林之死开启苏联和东欧历史的新时代;中国的工业建设
1956年波兰和匈牙利发生反对苏联控制的起义并以失败告终
1957—1958年六个西欧国家建立新的贸易共同市场
1957年“大跃进”;其后中国发生大饥荒
1958年法国建立第五共和国,戴高乐任总统
1962年法国和阿尔及利亚的战争结束;法国承认阿尔及利亚独立
1966—1967年“文化大革命”在中国大范围内导致混乱


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对上述世界大事年表进行探讨。(说明:可以任意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加以阐述;也可以对上述世界大事年表提出评价、修改、补充或否定意见;要求自拟论题,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018-01-18更新 | 239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2018年普通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