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 道试题
1 .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开始真正当家作主,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最能体现以上说法的是
A.三大改造完成了生产关系的过渡B.“一五”计划改变了当时的工业布局
C.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的初步建立D.双百方针造就文化艺术的大繁荣.
2 . 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以下关于新中国成立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为国家政治建设奠定了牢固的基石                 ②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③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方向                   ④建立起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A.①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3 . 新中国成立不久,毛泽东曾谈道:“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如果一个个都寡廉鲜耻,贪污无度,胡作非为,而国家还没有办法治他们,那么天下一定大乱。”毛泽东讲话的主要目的是
A.惩治干部贪污腐败B.推行政治体制改革
C.从严治吏以巩固新生政权D.严刑峻法以提高治国水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中央大规模编译《斯大林全集》《列宁全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以及与此相关的著作文章,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此举
A.增强人民对新制度的认同感B.以苏联为学习目标
C.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D.推动一五计划实施
2021-05-10更新 | 551次组卷 | 16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历史(选考)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新中国成立后不仅把每年的5月1日规定为国际劳动节,放假1天,而且还会在这一天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除了各界群众参加的庆祝游行,还有各种群众性文艺活动,并燃放各种精美的焰火。其主要目的是
A.用文艺活动丰富劳动人民精神生活B.树立工人阶级在全社会的主导地位
C.构建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价值观念D.探索利用节日发展经济的全新形式
2021-05-08更新 | 688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1949年4月,毛泽东指示,要处理好“四面八方”的关系,实行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其中公私关系、劳资关系是最基本的。该指示着眼于
A.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B.维护工农群众的根本利益
C.实现对大城市的顺利接管D.实施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
2021-05-03更新 | 978次组卷 | 23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中国共产党人在 1949 年后,推行一种统一的全能的结构,扩大到每个城市、乡村和家庭, 取代了过去的权力分散松弛的政治状态。这表明了中国共产党
A.集中全国力量实现了国家统一B.完善了国家的民主政治体制
C.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胜利D.通过体制建设重塑国家形象
8 . 参加“新政协”的代表司马文森记录了《共同纲领》的讨论过程:“初步草案提出了,100多位筹备委员就分开成为许多不同的小组,按照不同性质内容,逐条逐句逐字来讨论,三番五次地谈了又谈,改了又改。就这样,足足忙了快有3个月时间。”这反映了(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B.新政协代表来源的广泛性
C.新政权的社会主义性质D.协商的平等性、充分性
10 . 1949至1951年,在全国大陆解放的过程中,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产生采取逐步过渡的办法:第一步,在新解放区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恢复生产;第二步,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三步,由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用民主选举方式产生人民政府。这一建立人民政府的方式
A.凸显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B.开始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C.体现了人民民主的政权特征D.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