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世纪晚期以来,中华大地政权不断更迭,国旗几度易换。

时间国旗图案   

1888年开始使用

黄底蓝龙戏红珠。清廷认为黄色最尊,以黄色为正色。

1912年开始使用

五色旗,红、黄、蓝、白、黑五色分别表示汉族、满族、蒙古族、回族、藏族。

1925年开始使用
由青、白、红三色分别象征自由、平等、博爱之精神,以及民族、民权、民生之三民主义。青天又象征中华民族光明磊落、崇高伟大的人格和志气;白日象征光明坦白、大公无私的纯正心地与思想,十二道光芒代表一天十二个时辰,一年十二个月。

1949年开始使用
红色,象征革命;五星呈黄色,有象征中国人为黄种人之意。大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四颗小星代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民族资产阶级。
对上表中国旗的变迁提出自己的看法,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逻辑严谨,表述成文,史论结合)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近代中国不少仁人志士把民主政治、民主国家的建设看成是只要努力就可以一举成功的事。第一种是“议会论”,以为只要建立像西方那样的议会,民主政治就会立即实现。第二种是“革命论”,认为一旦推翻了清王朝后,成立共和政府,建设民主的种种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中国就将迅速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民主国家。第三种是“宪法论”,以为制定出一部民主宪法,便可以铲除封建专制势力结束军阀纷争的混乱局面,使国家迅速走上民主的轨道。

——徐宗勉《关于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几点认识》

马克思主义认为,没有实质的民主,即国家权力归人民掌握,任何形式的民主都不可能创造真正民主。毛泽东就明确认为,中国迈向社会主义的现实社会条件完全不同于当时的苏联,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所以,中国的民主,不但不能采用欧美式的,而且也不能采用苏联式的民主,即无产阶级专政的民主形式,而应该采用第三种形式,这就是基于各革命阶级联合的人民民主形式。

——林尚立《人民民主:中国共产党的探索与实践》


提炼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形成结论。)
3 . 观察如图,得到的最确切信息是

新中国成立60年国家体育发展战略重点变迁概要统计
A.体育法规的建立促进国家体育发展
B.体育发展战略受政治经济形势影响
C.国际体育交流促进竞技体育持续发展
D.群众体育活动成为改革开放发展重心
2022-02-01更新 | 402次组卷 | 6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下关一中、昭通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初,国内博览会事业逐渐兴起。1906年,晚清农工商部在京师开设劝工陈列所,“以调取全国工艺出品及天朝产物,供人观览”。稍后,各地举办各种各样的展览会、劝业会,陈列本地区精良农工商品,主要有1906年的“天津劝工展览会”和广东商会创设的商品劝工场。1908年江苏农工商务局创办商品陈列所,以振兴实业。1909年,江南商务总局开设江宁商品陈列所,以搜集国内外商品普及工商知识为宗旨。1910年在南京举办的“南洋劝业会”,是一次全国性的博览会,参观人数达20万人。

——摘编自魏爱文《清末商品赛会述评》

材料二   1949—1957我国大型展览会统计表

时间名称简介
1949年9月天津工业博览会参展工厂1700余家,展品有8000多种,参观人数约70余万人,初步展示了我国工业的雏形。
1950年12月北京抗美援朝展览会以实物和图片展示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1952年2月城乡物资交流展览会全国各省市举办31起,其中21个展览会的观众达1070万人,促进城市工业品下乡和农村土特产的推销。
1954—1956年苏联经济文化建设成就展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巡回展览,共1125万人观看展览。
1957年2月北京全国农业展览会展示我国农业发展的成就,接待了五十多个国家的六千多名外宾,“打破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缺吃少穿之说”。
1957年4月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陈列商品12000多种,来自37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共2736人到会洽谈,成交额为538万美元。

——据夏松涛《传承与嬗变:建国初期展览会的发展演进(1949—1957)》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博览会事业兴起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比说明建国初期博览会事业与晚清相比的进步之处,并简析其意义。
5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苏南行署的工作人员主要来自苏北与山东,他们对当地的方言、生活习惯存在隔膜感。苏南行署通过各级民政机关执行苏南区党委制定的抚恤措施,还通过发动社会力量,以多种方式对解放战争中牺牲军人的家属提供经济补助,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这体现了
A.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B.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初步形成
C.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同步进行D.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造性运用
2021-12-27更新 | 4314次组卷 | 30卷引用:第3课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创新课堂】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优质备课学案(选择性必修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中央大规模编译《斯大林全集》《列宁全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以及与此相关的著作文章,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此举
A.增强人民对新制度的认同感B.以苏联为学习目标
C.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D.推动一五计划实施
2021-05-10更新 | 557次组卷 | 16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历史(选考)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新中国成立后不仅把每年的5月1日规定为国际劳动节,放假1天,而且还会在这一天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除了各界群众参加的庆祝游行,还有各种群众性文艺活动,并燃放各种精美的焰火。其主要目的是
A.用文艺活动丰富劳动人民精神生活B.树立工人阶级在全社会的主导地位
C.构建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价值观念D.探索利用节日发展经济的全新形式
2021-05-08更新 | 688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