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民政权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订立爱国公约运动,是人民群众在抗美援朝中的创造。它推动了全国工业、农业、商业、交通等各条战线的生产竞赛和增产节约活动,掀起人人为抗美援朝做贡献、人人为生产建设做贡献的热潮。这场运动彰显了(       
A.人民群众对新生政权认同拥护B.社会主义制度呈现伟大优越性
C.中华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增强D.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幅度提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51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增产节约运动。据统计,1952年全国增产节约总值达到 31.7亿元,其中增产总值达到 11.6亿元,节约生产和基本建设成本13.7亿元,流动资金 6.4亿元。据此可知,该运动(     
A.反映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
B.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C.确保了国家工业化战略的实现
D.调整了国民经济结构失调问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抗美援朝战争,自1950年6月25日起计算,中朝军队经过三年浴血奋战,共歼敌109万多人,其中美军39.7万人,美军的伤亡超过了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伤亡人数;击毁击落敌机1.2万多架,迫使美军三易统帅。这些胜利(     
A.使社会主义阵营得以壮大B.改变了美苏武装力量对比
C.巩固了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D.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2022-10-12更新 | 201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通化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3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货币主权是国家主权的重要部分,对货币主权治理得当与否,与国家盛衰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摘编自管汉晖《宋元纸币流通及其在世界货币史上的地位:兼论中西方货币史演变路径的差异》

材料二   清代长期采用制钱与银两并用的双重本位制,银锭由各地自由铸造,名称不同且成色各异。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的入侵一方面使中国国际贸易不断扩大,刺激了国内新经济因素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侵犯了中国的主权,导致白银大量外流。咸丰年间(1851-1861年),为了支付庞大的军费开支,清政府大规模发行纸币,加剧了通货膨胀和币制的混乱,双重本位制逐渐崩溃。1889年,清政府开始进行币制改革,1910年终于初步创立起了近代化的银元制度。

——摘编自胡天琼《清末币制改革述评》

材料三   1948121日中国银行成立并开始统一发行人民币。新中国成立后,进一步明确人民币在发行中必须坚持三条原则:坚持经济发行,反对财政发行;坚持计划发行,反对盲目发行;坚持中央集中统一发行,反对分散发行。在国家一系列统一财经政策的配合下,很短的时间内就结束了国民党时期持续十二年的通货膨胀局面,工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发展,为开展有计划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千家驹、郭彦岗《中国货币史纲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货币演变的基本路径,并分析宋元时期纸币盛行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币制改革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我国建国初期的货币政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劳动换来光荣》在1950年第一届年画创作奖评选中获得了甲等奖。该作品
A.开创艺术创作的新形式B.描绘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成果
C.继承了传统文人画风格D.反映人们建设新国家的热情
2022-03-09更新 | 491次组卷 | 12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3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图为华东画报于1950年10月发表的《解放前后大不同》漫画。该漫画旨在
A.警醒民众要有一定的忧患意识B.激发人们创造美好未来的信心
C.宣扬经济体制改革的硕果累累D.强调三大改造推动了经济发展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既是粮食大国,又是“饥荒之国”,形成了独特的粮食安全观念。历代统治者都认为仓储是“天下之大命”,在安定人心、抵御灾荒、平抑粮价、调节丰歉和恢复生产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不遗余力地加以建设。封建社会虽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但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商品生产和流通。中国古代粮食流通思想围绕“政府还是市场”这一主题展开,从西周的官定粮价,到春秋战国的“平粜”,再到西汉、北宋政府的全面干预,复到较为平稳的政府市场互补,以至于乾隆时期明确的市场主导,经历了一个在曲折反复中逐渐彰显自由市场意识的过程。粮食安全的最基本含义就是降低农业灾害风险,保障粮食供应,在《周礼·地官·司徒》中的“荒政十二书”一节集中体现了先秦时期的荒政思想,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仓储救荒理论和灾荒预防理论。

——摘编自吴宾等《试论中国古代的粮食安全观》

材料二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粮食大量依赖进口,粮食安全无以维系。1934年,南京国民政府组织专家制定《中国米麦自给计划》。其要点是:一为改进方针,以科学方法增加麦作产量、控制生产成本;改善交通、降低运费,便利各地小麦自由流通;严禁掺水、掺杂,实施品级鉴定,保证小麦品质;征收保护性关税,填补减免小麦杂捐后形成的税收缺额。二为实施要点,包括麦种改良及推广、施用适量化肥、防范病虫害、提倡水利事业、改良仓储运输及收割方式、实施关税保护等。整个计划限期10年完成。

1935年,组建全国稻麦改进所负责具体实施,但构建粮食安全体系的任务没能完成。

——摘编自郑宇等《民国粮食安全体系构建机制》

材料三   毛泽东历来重视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建国以后,毛泽东提出并确立我国经济建设的方针是优先发展重工业。但耐人寻味的是,毛泽东自己却把主要精力放在农业上。

毛泽东提出了“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储粮备荒”“备战备荒为人民”等重要观点。

——摘编自谢莲碧《简述建国以来粮食安全思想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粮食安全观的基本内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米麦自给计划》的积极影响.并分析南京国民政府构建粮食安全体系失败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初期我国粮食安全的目标。
8 . 下面是1950年全国大中城市主要商品价格环比总指数表(以1949年12月指数为100为参照值)。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我国
月份总指数月份总指数
1126.67107.3
2159.28103.4
3111.19101.1
475.210104.8
592.511104.7
699.61299.7

A.仿效苏联建设模式
B.国民经济基本恢复
C.政府调控能力初显
D.经济发展速度放慢
2020-02-22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9 . “平分土地利益极多,办法简单,群众拥护……地主富农所得的土地财产不超过也不低于农民所得。”(《中央关于彻底平分土地问题给中央工委的复示》)这一中央文件出现的背景是
A.抗日根据地加强各阶层人民团结
B.解放区掀起土地改革
C.新中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55年万隆会议后,西方国家将数百亿美元从印尼、马来西亚、泰国等地转入香港银行,香港的银行家不得不将沉积的资金以极低的利息贷出。广东省委主要负责人向毛泽东和中央提出了利用香港银行的国际游资引入国内建设的想法,毛泽东表示赞同。毛泽东意在
A.打破对外经济交往的孤立局面
B.重视与亚非国家的经济合作
C.创造社会主义建设的有利条件
D.缓解大跃进造成的经济困难
2019-05-16更新 | 671次组卷 | 21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