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民政权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二战后初期,美国等国禁止联邦德国生产合成橡胶和合成染料,禁止射击砍刺类武器的改装限制重型机床的生产,限制船舶的制造,限制化学科学的研究,钢铁产量每年不得超过10万吨。不过,到1950年9月,美国等国却放松对联邦德国钢铁和煤炭生产的限额。导致美国等国这一对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联邦德国是反苏的最前线B.朝鲜战争爆发产生的影响
C.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劣势D.柏林危机中西德形势恶化
2022-07-23更新 | 587次组卷 | 10卷引用:第13讲走向新生—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1956)(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2 . 上海解放前夕,一部分工商业者“想在国内做一番事业,但又听得谣言四起…内心忐忑不安,不知如何是好”。到了1951年,工商业者却纷纷欢呼这是一个“黄金时代”“难忘的1951年”。这一变化说明人民政府
A.对国民经济的调整初见成效B.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成果显著
C.团结工商业者巩固新生政权D.多种所有制并存政策开始确立
2022-06-27更新 | 1623次组卷 | 11卷引用:第10专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测)-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后期开始的英国工业化运动给城市带来了沉重的社会问题。大量农村人口迅速涌入城市,导致城市原有的基础设施不堪重负,巨大的住房压力使工人聚居地沦为城市贫民窟。生活垃圾在城市街道上随处可见,大量排放的烟尘及有害气体严重污染了空气,不断损害着居民的身体健康。经济危机动辄导致数十万人失业,越来越多的工人挣扎在贫困线以下,生存条件不断恶化。同时,新兴的城市街道狭窄,建筑物品质低劣而且杂乱无章,缺乏整体环境方面的考虑,城市社会问题使政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19世纪中后期英国政府在社会分配和公共服务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干预,使早期的城市社会问题得到了初步治理。

——摘编自李明超《工业化时期英国的城市社会问题及初步治理》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领导人提出了系统的城市管理思想,成功地实现了从乡村到城市的战略转变。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认为,城市工作的中心环节是迅速恢复和发展城市生产,努力把消费型城市变成生产型城市。产业工人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工人阶级是实现城市管理的最基本的力量。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工作做不好,城市工作就不可能有稳定的基础。毛泽东同志指出:“城乡必须兼顾,必须使城市工作和乡村工作,使工人和农民,使工业和农业,紧密地联系起来。决不可以丢掉乡村,仅顾城市。”在中央的指导下,城乡兼顾与城乡互助成为当时城市管理的重要思想。同时,在各大城市,政府还出面邀请若干人组成各界代表会,代表会成为政府联系群众、依靠群众办事的一种较好的组织形式。在党的城市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快速恢复和发展了城市生产,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中共经受住了执政的最初考验。

——摘编自莫岳云《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的城市管理思想》


(1)根据材料一,概括工业化时期英国的城市问题。
(2)根据材料二,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领导人的城市管理思想及其意义。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从近代以来中外城市治理中得到的历史启示。
2022-06-27更新 | 312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0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 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必考知识清单与考点演练(统编版)
4 . 新中国初期,政府在发行公债的同时,还组织城市工人家庭等社会各界积极参加储蓄。为此,上海等地提出了“功在国家,利在自己”的宣传口号,各地厂矿工会也纷纷成立互助储金会。这些举措旨在
A.形成金融领域的计划体制B.配合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C.倡导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D.加快社会主义改造的进程
2022-06-18更新 | 844次组卷 | 9卷引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四模文综历史试题
5 . 如图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广受欢迎的两类香烟烟标(烟盒)。这些烟标作为史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经济发展服务于国防需要B.民众建设国家的热情高涨
C.新生的人民政权得到巩固D.崇尚英雄的社会氛围浓厚
2022-06-14更新 | 604次组卷 | 6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2022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50年春,政务院规定:“除批准征收的地方税收外,所有关税、盐税、货物税、工商税的一切收入,均归中央人民政府财政部统一调度使用”,“各地国营贸易机构业务范围的规定与物资调动,均由中央人民政府贸易部统一负责”。此举旨在
A.借鉴苏联模式,建立计划经济B.增强财政力量,确保经济稳定
C.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协调发展D.改变各自为政,树立中央权威
2022-06-07更新 | 1067次组卷 | 15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下图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年画《烧旧契》。该年画
A.说明了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B.反映了农民从封建束缚中解放
C.突出了农民政治上的自由权利D.描述了喜迎合作社丰收的场景
2022-06-04更新 | 386次组卷 | 7卷引用:专题0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检测卷(新教材新高考)
8 . 刘少奇在1948年12月写的《合作社的地位和作用》一文中提出:新中国的国家经济是无产阶级手中的基本工具,而合作社是劳动人民的集体经济;只有国家经济而没有合作社,国家经济就无所作为;只有合作社而没有国家经济,合作社就要走资本主义道路。据此可知
A.中共在提前酝酿两种经济形式的整合
B.内战时期党的民主政治建设成果斐然
C.国共两党两种政治前途的较量很激烈
D.新中国三大改造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
2022-05-31更新 | 328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临门一脚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93年,雅各宾派颁布分配共有土地的法令和关于“全部和无偿地废除封建制度”的法令,宣布把逃亡贵族的土地分成小块出售,地价在10年内付清,无条件地废除贵族、地主的一切封建权利。经过大革命,法国农村土地占有的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到1802年,僧侣在诺尔省已无寸土之地,贵族的占地从原有的22%下降到12%,资产阶级拥有的土地自16%增加到28%,农民的土地从30%猛增到42%以上。诺尔省土地变革的情况颇有代表性。如在黄金海岸、上加罗那和加莱海峡省,流亡贵族的土地经出售后,基本上都到了农民的手中。还有些地方农民的占地激剧增加,开始取得压倒优势,如在下莱茵省的斯特拉斯堡地区,农民占地的比例最初很小,但到1794年便猛增至87%。雅各宾派还通过按人口均分公社土地的法令来增加农民占地的份额。

——摘编自金重远《法国大革命和土地问题的解决》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时,全国新解放区尚有约三分之二的农民受制于封建土地所有制。19506月,中央人民政府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按照“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的政策,开展土地改革运动,“从1950年冬到1952年底,人民政府从地主手里没收了约七亿亩土地,无偿分配给三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获得土地的农民欢欣鼓舞,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作物产量大幅增加,有效解决了人民群众的吃饭问题,显著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此后,为应对“人口众多、已耕的土地不足,时有灾荒和经营方法落后”的情况,毛泽东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开展了农业合作化运动,进一步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重要基础。

——摘编自季春芳、李正华《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探索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路径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法国解决土地问题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近代法国和新中国成立初期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相同点,指出其不同点并说明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法两国解决农民土地问题遵循的原则。
2022-05-29更新 | 214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广德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七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50年7月13日,中央军委作出《关于保卫东北边防的决定》,开始着手组建东北边防军。该战略决策的背景是
A.《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B.东北成为工业建设重点地区
C.美国出兵朝鲜威胁中国边防安全D.苏联陈兵中国边境威胁中国
2022-05-27更新 | 507次组卷 | 9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真题模拟题汇编—专题14选修内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