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民政权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太宗时市舶司所收犀象、香药等舶货,“岁约获五十余万斤、条、株、颗”“一岁果得三十万缗,自是岁有增羡,至五十万缗”。宋仁宗天圣以来,犀象等宝货“充牣府库,尝斥其余以易金帛、刍粟,县官用度实有助焉”。至皇祐中总入为“五十三万有余”,宋英宗“治平中又增十万”。到南宋绍兴年间,市舶司的“抽解与和买岁计之约得二百万缗”。因此,在宋政府特别是南宋政府财政中占有相应的比重,“大率盐铁居十之八,茶居其一,香矾杂收又居其一焉”。

       ——摘编自漆侠著《宋代经济史》

材料二   1870年贸易总值为12 067.7万海关两,1911年则增为其7倍。1870年以后贸易增加的原因很多,其中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以及中外间设立电报,尤为重要。此外,1870—1892年的22年间,贸易总值增加近一倍,1892—1911年贸易总值则增近三倍,后一时期贸易值所以增加较为快速,关键因素之一是1890年到1911年间修筑了很多铁路,如中东、胶济、芦汉、北宁、沪宁、广九、津浦等线。其次,1905年日俄战争前后,东北开放对外贸易,1902—1911年,东北共有10处口岸开放,并开始有大豆出口。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

       材料三   1950年4月签订的中苏两国贸易协定和苏联向中国贷款的协定,立即使1950年两国间的贸易额在中国大陆对外贸易中的比重由1949年的第三上升为第一。其后,中国又与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签订了政府间的贸易协定。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由于西方“封锁”“禁运”,中国大陆与苏联和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发展更快。

       ——摘编自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对外贸易发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晚清时期和新中国初期对外贸易发展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上述材料对当下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2024-04-23更新 | 17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湘豫名校联考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河北省定县农忙托儿互助组新中国成立后,河北省定县二区妇联在动员妇女参加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发现,定县二区的水地占80%以上,劳动力很缺,妇女不参加生产,地里的活就要被耽误,为此,一些无劳动力的妇女和有孩子牵累的妇女,就主动商量相互换工看孩子。区妇联发现这些情况后,就在途一基础上组织农忙托儿互助组。为吸取该区前屯村支书强迫成立托儿互助组不到车月就垮台的教训,区妇联从一开始组织托儿互助组工作时,特别强调“自找对象、互相商量和民主选举保姆”的原则。这样组织起来的托儿互助组,彼此感情好,投脾气,不容易垮台。

这样,河北省定县二区从1949年开始建立农忙托儿互助组,到1952年,共建368个托儿互助组,共托管着1304个孩子,使946位妇女摆脱了看孩子的负担,成为农业生产战线上的一支生力军,与此同时也解决了478位无生产劳动能力的老年妇女的生产困难。该区试办农忙托儿互助组的成功之处,成为周边地区学习的典范。

——据黄天弘《新中国成立初期组建农忙托儿互助组的实践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河北定县农忙托儿互助组广泛建立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河北定县农恺托从互助组“成功”之处的认识。
2024-05-14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中学联盟高三下学期考前模拟冲刺大联考历史试题
2024·河北·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供销合作事业的发展。195011月,中共南阳地委、南阳专员公署决定建立行政区合作总社。到1951年底,初步形成了上下相连、纵横交错的供销合作商业网络。

19511954年南阳商品流转额比重变化情况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商业和整个国民经济愈益繁荣,但是供销合作社却越来越衰败,在国家的指导下供销合作社的改革不断进行,专业合作社不断建立,为农服务功能不断增强。

19941998年南阳供销社系统支农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表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综合服务站(个)

62

110

150

193

193

庄稼医院(个)

13

13

21

44

44

机防队(个)

7

7

13

14

14

专业合作社(个)

1

2

5

14

39

科技示范田(亩)

13961

28169

25000

25000

——摘编自李建中《南阳县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10)》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新中国成立初期南阳供销社兴起的时代背景及其作用谈谈你的理解。
(2)材料对我们了解改革开放历程有什么帮助?谈谈你的看法。
2024-04-04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卷(一)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记载, “民国二年(1913年)七月,河决澄阳县境双合岭,于时刷堤未宽,水性尚缓,急加防堵则事半功倍,乃以南北构兵,迁延未塞,时机坐误”“翌年大汛泛滥,口门刷至八百余丈,澄阳地势平衍,横流所届,昏垫随之”,沿岸百姓的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大量居民流离失所。191410月,北京政府任命徐世光主持双合岭堵口事宜,筹拨工程经费“五百三十七万六千五百八十元”;11月,徐世光调集山东省河防十一营和冀南巡防二营协助堵口工程;19151月,开始兴筑坝。工程伊始,徐世光认为“大工开办端赖群力,而夫役一类所用尤多”,于是“招雇夫役之中实寓有以工代赈之意”,酌量发给灾民工钱,以维持其基本生活。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治理黄河大事记

19496

华北、中原、华东三个解放区在济南召开黄河水利委员会成立大会

19498

黄河水利委员会起草了《治理黄河初步意见》

1950

开始对黄河大堤进行的第一次全面加高培厚

19513

开工引黄灌溉济卫工程;4月至8月,完成了1500米长的溢洪堰工程

1952

在陕西省韭园沟开展水土保持试点,全面、综合治理水土流失严重的韭园沟

195410

黄河规划委员会正式提出《黄河综合利用规划技术经济报告》,三门峡水利枢纽作为第一期工程的主要项目

1956年至1957年底

在农业合作化的基础上,大面积开展水土保持工作

1957

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隆重举行开工典礼

1956年至1965

陕西、河南、山西三省约50万人因水库淹没土地而移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民国初年黄河双合岭决口导致灾情不断扩大的原因,并指出当时解决灾情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新中国成立初期治理黄河”谈谈你的认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场寒衣劝募运动

1950年夏秋时节,淮河流域的皖北、苏北、河南和永定河、大清河流域的河北地区连降大雨并形成一场大范围水灾,洪水泛滥“延绵数百里”,造成耕地被淹、房屋倒塌,给人民群众造成了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对此,党和政府一方面领导人民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另一方面为解决突民普遍缺乏过冬寒衣的问题,开展了一场“历史上空前地全国人民互助互济”的寒衣劝募运动。1950年9月18日,皖北苏北河北河南灾民寒衣劝慕总会(以下简称寒衣劝幕总会) 在北京成立,以董必武为主任委员,张治中、许广平、杨立三为副主任委员,在几个月的时间里便募得寒衣688.75万余套,灾民的寒衣问题基本得到解决。这场运动成为新中国救济工作“城乡互助” “自救助人”的“辉煌的范例”。有灾民感慨道:“共产党领导的天下真和一家人一样! ”

——据章舜粤《1950年寒衣劝募运动研究》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场“寒衣募捐运动”的认识。
2024·浙江·二模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各民族在长期的碰撞与交融中,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民族观念。《史记》运用先秦以来的典籍资料,广泛搜集各地传说,梳理、创建了一个支系庞大而主线清晰的族谱体系。在该体系中,传说中的黄帝是夷夏各族共同的始祖。

至明代,云南哈尼族传说认为先祖躲入葫芦中逃脱大洪水后生下五子,分别成为哈尼、彝、汉、傣和瑶族的祖先。南甸土司自其十六世祖开始有“呈祥”“守忠”“定国”等汉化名字出现。云南乡式名额也由洪熙元年(1425)的10名,增至万历末期的47名。沐英镇滇十年,“练兵劝农,兴学化俗”“民知草长养老而兴其孝弟矣”。

——《明代云南地区的民族融合》

材料二     1949年,中国共产党通过多种渠道动员海外人士回国参加建设。青年核物理学家朱光亚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后,毅然决定放弃在美国的优厚待遇,回到祖国,用自己的科学知识投身于新中国建设。他起草了《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动员更多的留学生回国参加建设。他说:“我们都是靠千千万万终日劳动的中国工农大众的血汗供养长大的。现在他们渴望我们,我们还不该赶快回去,把自己的一技之长,献给祖国的人民吗?”回到祖国去,成为当时广大留美中国学生的追求和选择!1950年4月,朱光亚历尽艰辛回到祖国怀抱。他把毕生所学献给了祖国,为中国的国防科技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朱光亚作为“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名列“感动中国”2011年度获奖者榜首。

——《朱光亚传》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史记》中民族观念的核心内涵,并归纳明代云南少数民族认同汉文化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以朱光亚为代表的海外赤子毅然回国参加建设的缘由。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认识。
2024-03-18更新 | 146次组卷 | 4卷引用: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重组卷05(浙江专用)
22-23高一下·福建·阶段练习
7 .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农业问题的核心是土地问题。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土地问题,在不同时期采取了不同的土地政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

时期土地政策主要内容
土地革命时期1929年制定和颁布的《兴国土地法》规定:没收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土地;农民已经分得的土地归农民个人所有,可以自主租借买卖,别人不得侵犯;生产的产品,除向政府缴纳土地税外,均归农民个人所有,任凭自由买卖。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将过去征收富农多余土地、财产的政策,改变为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以便更好地孤立地主,保护中农和小土地出租者,稳定民族资产阶级,以利于早日恢复和发展生产。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大包干在保证国家税收和集体收入不减少的同时,使农民富裕了起来。小岗村的改革,推动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农村的推广。农民重新焕发了活力,农业走出了粮食和农副产品缺乏的困境,农村改革为城市改革积累了经验,打下了基础。

——摘编自王克群《党的土地政策90年评述》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土地政策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3-06-05更新 | 7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高三下学期决战新高考(大联考)历史试卷变式练习主观题
8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71944年陕甘宁边区粮食产量统计表       单位:万石

年份19371938193819401941194219431944
粮食产量11161221175415261456148418121817
增长指数1001094157213671305133016241628

——摘编自黄正林《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粮食问题研究》

材料二   1952年下半年开始,全国许多地区出现抢购粮食的现象,这种粮食紧缺的态势一直延续到1953年上半年。同年10月,中共中央通过《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20世纪5070年代,农民种粮靠计划、粮源靠统购、消费靠统销、余缺靠调拨、供应凭票证,国家力争实现粮食供需平衡。

——摘编自毛佳《新中国成立以来粮食安全财政政策的演进及其当代启示》等

材料三     种子是农业产业链中的源头,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种子需求国,但世界绝大多数种子供应已被美、法、德等西方国家种业公司垄断。1989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管理条例》颁布,对种子选育和审定、种子生产等方面做了具体规定。到1994年,良种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率已经提高到32%。目前,相比于国外,我国具有独立研发能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仍然不多,提高种子的科技含量及育种水平是当下农业科研最主要的任务。

     ——摘编自徐豪《种子安全,才有粮食安全》等


(1)概括材料一中陕甘宁边区粮食产量变化的总趋势,并结合史实分析其原因。
(2)分析材料二中国家粮食政策实施的历史背景。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确保粮食安全做法的认识。
9 . “中国名片”人民币

第二套人民币于1955年3月1日起开始发行,揭开了中国印钞造币崭新的一页。

材料一   纸币图案简表

正面背面
主币:
1元:天安门; 2元:延安宝塔山; 3元:井冈山;
5元:各民族大团结; 10元:工农像


辅币;
1角:拖拉机;2角:火车;5角:水电站
1分:汽车;2分:飞机;5分:轮船
都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汉、蒙、维、藏四种文字

材料二   两位设计者的口述

罗工柳:那还是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党中央考虑到第一套人民币大多是在解放区印制的,带有“战时货币色彩”,规格、质地不统一,栗种较多,不能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提出要设计一套高水平的货币。

周令钊:为了使新钞票彻底摒弃带有殖民色彩的图案装饰,我们与北京印钞厂的设计、雕刻人员到故宫、颐和园、云冈石窟去临摹古建筑、石雕、石刻、铜器以及长廊里的彩画中的花纹和图案……元券背面景框源自故宫的窗棂,3元券背面的边框取自敦煌壁画中飞天的飘带。


(1)结合所学,简述第一套和第二套人民币发行的背景。
(2)第二套人民币的票面设计反映了新中国的政治本色,体现了时代风貌、革命传统和历史文化。结合所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要求:运用信息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10 . 中国共产党经过艰苦的革命和建设,取得了今天的伟大成就。这其中党多次面临着道路和政策的争论和选择。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工农红军第四军于1929年6月22日在福建省龙岩县城召开会议,讨论红四军建军原则和制度的问题。会议发生激烈的分歧——“前委”和“军委”之争。(毛泽东主张坚持“前委”的领导地位,实际是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由中共中央军事部派遣来的刘安恭主张设立“军委”,也就是强调军事领导至上的方针。)针对这种分歧,中共中央于9月28日由周恩来、陈毅签发《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对争论问题进行裁决。简而言之,归结为讲两话:一是“前委下不需要成立军委”;二是“毛泽东同志依然为前委书记”。……1929年12月,红四军进驻福建上杭古田,于28~29日召开古田会议。

——根据余伯流《红四军的七大纷争与古田会议》整理

材料二     建国初期,对于如何进行农业社会主义建设一直在不断探索中。1951年,一份山西省委向华北局提交的题为《把老区互助组提高一步》的报告说:一些农村互助组织发生了涣散的情形。根本原因是农民的自发力量“不是向着我们所要求的现代化和集体化的方向发展,而是向着富农方向发展。”对此问题党内决策层开展了大讨论,并专门对农村合作化问题召开数次中央工作会议,出现了两种思路。一种观点是按照党的新民主主义时期的政策及共同纲领的精神,先让农村自由经济发展起来,等到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达到机械化的程度,再用政权的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变革。另一种观点是应组织农民,防止农村两极分化,战胜农民向富农发展的自发趋势,动摇、削弱以至否定私有基础。主张在土改的基础上可以马上或者说尽快开展农村合作化运动,引导农民走上集体化的道路。

——根据黄道霞《新中国建立初期党内的几场争论》等文章整理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红四军七大纷争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分析这场纷争对中国革命有何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建国初期农业社会主义建设争论的历史背景。并指出50年代初国家在农业建设方面的实践。
(3)根据以上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2023-03-03更新 | 153次组卷 | 3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