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民政权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图是《人民日报》在不同时期对“抗美援朝”的报道量统计,数据变化反映了(     
   
A.国际形势的纷繁复杂B.中国政府的务实外交
C.集体记忆具有阶段性D.意识形态的重要性
2023-06-18更新 | 192次组卷 | 6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2023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上甘岭战役是1952年中国人民志愿军与“联合国军”在上甘岭及其附近不足37平方公里的地区展开的一场著名的战役,历时43天,最终志愿军获得了胜利。如表是双方的相关数据统计。据此可知上甘岭战役
“联合国军”志愿军
投入兵力(万人)64.3
伤亡兵力(万人)1.51.15
飞机3000架
炮弹2万枚5500枚

A.战斗激烈且损失惨重B.志愿军以较小代价赢得胜利
C.凸显现代战争的特点D.对比数据不全无法得出结论
2021-03-20更新 | 15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3 .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成立以来,走过波澜壮阔的70余年,创造了举世无双的经济增长奇迹。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9年同历史上的最高水平相比,工业总产值减少一半,其中重工业产值减少70%,轻工业减少30%。这一年钢产量仅15.8万吨,减少80%,煤仅3243万吨,减少48%,粮食为11318万吨,减少约25%,棉花为44.4万吨,减少约48%。1949年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现代工业产值只占17%。根据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社会委员会"统计,1949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27美元,不足整个亚洲平均44美元的2/3,不足印度57美元的一半。

——王桧林《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   


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
图二深圳市国民生产总值示意图

图三1992-2012年某县GDP增长示意图
1980年产粮:5.02亿千克
1981年产粮:6.70亿千克
1982年产粮:7.15亿千克
图一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建立后的经济状况并概括改变其经济状况的具体举措。
(2)根据材料二,分别指出引起图一和图二数据变化的相关政策。概括图三经济迅速增长的重要推动因素。
4 . 下图为1949年前后中国国民经济结构的数据统计。据此可知
A.实施工业化建设的必要性B.旧中国经济发展十分缓慢
C.新中国经济结构较为合理D.中国经济总量落后于西方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如表为1951年山西省长治地区农业生产数据,这说明(     
项目农业合作社互助组单干户
粮食亩产量(石)2.0751.9031.621
人均收入(元,旧币)380180320430305000
合作社社员收入与1950年相比91%增加,6.7%持平,2.7%减少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势在必行B.集体化生产具有一定优势
C.农民创造精神得以发挥出来D.农民生活得到了重大改善
2024-04-20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下学期第三次大联考历史试卷
6 . 阅读材料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949年同历史上的股高水平相比,工业总产值减少一半,其中重工业产值减少70%,轻工业减少30%。这一年钢产量仅15.8万吨,减少80%,煤3242万吨,减少48%,粮食为11318万吨,减少约25%,棉花为444万吨,减少约48%。

——摘编自王检林《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化图


——依据国家统计局官网公布的数据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所反映的状况,结合所学指出新中国为恢复国民经济采取的措施。
(2)结合所学,分别指出材料二中1957年、1985年和1995年三个峰值出现的推动因素。
2024-03-31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海安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学情检测历史试题
7 . 下图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稻谷历年生产数据。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稻谷面积与产量始终呈现正相关B.新中国初期的土改解放了生产力
C.稻谷的低谷期均与自然环境相关D.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粮食持续增长
2024-03-21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名校联考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暨寒假作业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下表是新中国初期农民货币收入和消费品购买力统计表。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1949年1950年1951年1952年
农民净货币收入(亿元)68.587.4111.4127.9
农民消费品购买力(亿元)65.380.7102.1117.5
A.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B.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
C.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024-03-20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校联盟实用联考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91115~30日“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期间中央人民政府调入上海、天津等大城市的物资统计如下:

中央人民政府从东北每日调运1000万至1200万斤粮食入关;天津从全国各地调运粮食3.2亿斤,准备布匹35万匹,棉纱5000件;上海从全国各地调运粮食4亿斤,准备棉布110万匹,棉纱2.8万件;汉口准备棉布30万匹,棉纱8000件;西安准备棉布40万匹。经过周密布置和准备,选择市场价格达到高峰之机,于1125日,在全国各大城市统一行动,集中抛售,使投机商措手不及。

——数据综合自《陈云文选》(1949~1956

材料二   1955年“平均每社生产11.9万市斤,其中高级社为50.4万市斤,初级社为11.6万市斤,平均每人生产粮食812市斤,其中高级社为966市斤,初级社为808市斤,……与1955年全国每农业人口平均生产粮食706市斤来比较,初级社平均多产14.4%,高级社多产36.8%” 。收入方面,1955年“平均每户收入为424元,……高级社平均每户收入为776元”。农民生活得到改善,从根本上改善了全国普遍贫困的状态,也证明了合作社的优越性。

——摘编自《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巩固人民政权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农民生活得到改善,从根本上改善了全国普遍贫困的状态的意义。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2—1956年国内生产总值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统计数据

年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增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增速(%)
1952679.1
119
1953824.421.314219.3
1954859.84.31441.4
1955911.661504.1
19561030.71316610.6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整理

材料二   我们现在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期间建设起来的。以一九六六年同一九五六年相比,棉纱、原煤、发电量、原油、钢和机械设备等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都有巨大的增长。一批新兴的工业部门建设了起来。工业布局有了改善……科学技术工作也有比较突出的成果。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过渡时期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在工业方面的成就,并说明这一时期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
2024-02-04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