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民政权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涵盖党在百年非凡奋斗历程中孕育形成的众多伟大革命精神……成为我们践行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的精神火炬。请你参与以下探究活动。

   

(1)在下图中A、B、D三处填入红船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诞生的对应位置,说明中共在C处开创出的中国革命道路。
(2)从C至A的革命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还铸就了哪一种精神?举出一个能够体现抗美援朝精神的英雄模范人物。
(3)同样锻造了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对中国的国际地位有何共同影响?
2023-06-06更新 | 99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2023年高一学业水平合格考模拟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当时,中美两国国力相差巨大。在这样极不对称、极为艰难的情况下,中国人人民志愿军同朝鲜军民密切配合,首战两水洞、激战云山城、会战清川江、鏖战长津湖等,连续进行5次战役,此后又构筑起铜墙铁壁般的纵深防御阵地。实施多次进攻战役,粉碎“绞战"、抵御“细菌战”、血战上甘岭,创造了威武雄壮的战争伟业。……中朝军队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对手,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迫使不可一世的侵略者于19537月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甲午中日战争形势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甲午中日战争中的两场重大战役和一名爱国将领名称。
(2)观察《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根据地军民打击日军的三种战法,并指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伟大作用。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抗美援朝精神的理解。
2023-02-15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石头牌坊话沧桑

19006月,德国驻华公使克林德前往总理衙门,行至北京东单北大街西总布胡同时,遇神机营霆字队枪八队章京恩海,被其枪杀,是为“克林德事件”。

19019月,清廷和列强签订《A:________》。条约第一款便写明“大德国钦差男爵克大臣被戕害—事,前于西历本年六月初九日即中历四月二十三日,奉谕旨亲派醇亲王载沣为头等专使大臣;赴大德国大皇帝前,代表大清国大皇帝暨国家惋惜之意。醇亲王已遵旨于西历本年七月十二日即中历五月二十七日,自北京起程。大清国国家业已声明,在遇害该处所竖立铭志之碑,与克大臣品位相配,列叙大清国大皇帝惋惜凶事之旨,书以拉丁、德、汉各文。”1903年,“克林德牌坊”建成,碑文如下:“德国使臣男爵克林德,驻华以来,办理交涉,朕甚倚任。乃光绪二十六年五月拳匪作乱,该使臣于是月二十四日遇害,朕甚悼焉。特于死事地方,敕建石坊,以彰令名,并表朕旌善恶恶之意。凡我臣民,其各惩前毖后,无忘朕命。”

……19181113日,克林德牌坊被正式拆除。时任北京大学校长B:________在天安门前发表《光明与黑暗的消长》演讲,说道:“现在世界大战争的结果,协约国占了胜利,定要把国际间一切不平等的黑暗主义都消灭了,用光明主义来代他。”第二年,政府将克林德纪念碑散件运至中山公园,重新修建。由于协约国战后的宣传口号是“公理战胜,强权失败”,重建的石牌坊两面的碑文改刻中英文“公理战胜”,牌坊也改名“公理战胜坊”。

1952102日,亚洲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在北京召开。为了表彰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功绩,大会决定将“公理战胜”坊改为“保卫和平坊”,将原坊“公理战胜”的中英文字镌去,重新刻上郭沫若题写的“保卫和平”四个鎏金大字,以表达人们保卫世界和平的美好愿望。这就是现在中山公园里的保卫和平坊。

——摘编自赵友慈《一座牌坊三个时代的缩影——"克林德"牌坊的建立与变迁》


(1)在材料A、B两处填入相关史实。
(2)根据材料和所学,概括“克林德牌坊”两次更名的原因。
(3)根据材料和所学,你如何看待“克林德牌坊”的变迁?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3年春播开始前,罗斯福授意农业部长亨利·华莱士和农业部助理部长特格韦尔准备一个农业法案。3月罗斯福发布命令,将8个联邦农业信贷机构合并为农业信贷局。1934年6月通过弗雷泽——莱姆基农场破产法。农业部接到1933年夏、秋两季将丰收的报告后,立即派出大量代表,说服农民耕掉1000万英亩棉花。农业净收入,从1932年的192800万美元,增为1935年的460500万美元。农业品价格与农民购买制造品所付价格之比,以1909至1914年平价期流行比例为100,从1932年的58增为1935年的88。

——摘编自刘绪贻、杨生茂主编《美国通史》

材料二   据统计,全国粮食由1949年的2263.6亿斤增至1952年的3278.3亿斤,棉花由1949年的888.8万担增至1952年的2607.4万担。1952年至1956年,全国共推广使用化肥400多万吨,推广双轮单铧犁150多万件,推广使用农药28.5万吨。1956年粮食良种播种面积已占全部粮食播种面积的36%,棉花良种播种面积占全部棉花播种面积的90%。1956年,全国已建成拖拉机站326个,农业技术推广站14230个,畜牧兽医站2257个,新式农具站207个。

——摘编自叶明勇《新中国三大农业政策与农村社会经济结构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调整农业的举措。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农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两国农业发展中得出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