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民政权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图是1954年创作的歌曲《在祖国和平的土地上》,其创作的背景是
我们工人劳动最热情,生产记录日日新。农民已经组织起来,年年都是好收成……我们热爱和平,从不侵略别人,也不准侵略者,破坏人类安宁……

A.“一五计划”提前完成B.农民全部加入农业合作社
C.新生的人民政权得到巩固D.社会主义制度已基本确立
2 . 下图为1952年中国人民志愿军为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被俘的“联合国军”战俘举办的“战俘营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场景。这一举动
A.促成了《朝鲜停战协定》的签订B.体现了中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C.打破了西方阵营对中国的封锁D.改变了西方人对新中国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电影《长津湖》重现了70多年前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长津湖血战的一幕。长津湖战役之后,“联合国军”再也没有踏过三八线半步,战争走向完全改变,以长津湖战役、上甘岭战役为代表的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其价值在于
A.体现了中国积极发展睦邻友好的关系
B.结束了列强奴役中华民族的历史
C.打出了国威军威,赢得和平建设环境
D.极大地改变了联合国内力量对比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从1950年11月开始,《人民日报》运用资料、漫画、专刊等,针对民众的“恐美”“崇美”“亲美”心态,向民众进行“仇美”“鄙美”“蔑美”的大规模宣传教育。这一做法旨在
A.为抗美援朝进行社会动员B.与美国争夺国际舆论优势
C.为开展三大改造积极造势D.突破西方国家的封锁敌视
2022-01-24更新 | 366次组卷 | 3卷引用:解密08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2022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全国通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49年11月25日,在上海物价上涨最猛的时候,全国各大城市按统一部署,同时按国家牌价敞开抛售,使粮、棉等价格下降30%—40%,给了投机资本以沉重打击。这一活动的实质是
A.通过稳定物价以促进经济发展B.通过政治力量巩固新生政权
C.通过经济手段掌握市场领导权D.通过政府干预挽救经济危机
2022-01-13更新 | 579次组卷 | 1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1951年,东北机械管理局第三机器厂车工赵国有发起爱国主义生产竞赛运动,提出“我们要把工厂变成战场,把机器变成武器”,这立刻得到全国工人的响应,1200个工矿企业中的120余万职工加入生产竞赛。该运动
A.有利于我国应对严峻的国际局势B.反映出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
C.推动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D.助长了工业建设中的冒进倾向
2022-01-12更新 | 718次组卷 | 9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2022届高三1月摸底(一模)诊断文综历史试题
8 . 1950年,苏联通过贷款向中国提供第一批大型工程项目50个,包括10个煤矿、11座电站3个钢铁企业、3个非金属企业、5个化工企业、7个机械企业、7个国防企业和1个造纸企业。这反映出当时
A.苏联控制中国的企图B.“一五计划”战略的需要
C.“一边倒”外交的成效D.中国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2022-01-09更新 | 162次组卷 | 2卷引用:第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课后培优分级练(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22-23高一上·全国·假期作业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9 . 时代风貌是激励一个民族奋发图强、振兴祖国的强大精神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依据材料指出20世纪50年代的时代风貌,并加以解释。
2022-01-05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寒假自学课】高一历史寒假精品课(统编版纲要上)复习-第9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从1949年至1952年,东北工业发展整体处于上升状态,国家对东北工业的投资比重不断提高。然而,国家对辽宁的工业投资比重,1950年为39.6%,1951年为22.7%。据此推知,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工农业生产布局的调整B.国际局势的深刻变化
C.经济恢复任务尚未完成D.苏联发展模式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