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民政权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5 道试题
1 . 粮食是关注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粮食产量为2000多亿斤,1952年为3000多亿斤,1966年4000亿斤,1984年达到8000亿斤。新中国粮食生产的不断发展主要得益于
A.土地私有制的推行B.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C.供给侧改革的推行D.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2 . 与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相比,新中国对土改政策进行了调整(下表),调整主要基于
文件 《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0年)
调整内容 对富农征收富农多余土地财产保存富农经济
对中农彻底平分中农的土地中农的土地完全不动
对地主没收地主财产除没收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粮食及其在乡村多余的房屋外,其他财产不予没收
A.彻底废除封建剥削制度的需要B.新中国工业化建设的实际需要
C.减少改革阻力稳定社会的需要D.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需要
2022-01-01更新 | 425次组卷 | 7卷引用:2022年湖南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建设运动成为“社会运动的主潮”。据统计,30年代参加这一运动的团体或组织有600多个,试验区有1000多处,“各有各的来历,各有各的背景,有的是社会团体,有的是政府机关,有的是教育机构;其思想有的左倾,有的右倾,其主张有的如此,有的如彼”。运动者企图通过兴办教育、改良农业、提倡合作、办理地方自治与自卫、建立公共卫生保健制度以及移风易俗等措施,达到“复兴农村,振兴民族”的目标。运动在得到广泛赞誉的同时,批评也不少,有学者认为乡建工作只能解决枝节问题,农村土地占有的不平等与国际经济体系的不平等是农村发展的最大障碍。尽管运动以失败告终,但自此之后,乡村建设在中华大地上就从未停息过。

——摘编自徐秀丽《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

材料二   建国后,新解放区极其重要的任务是进行土地改革。在土改开始阶段,党的干部组织农会,实行减租减息和反“霸”斗争;但有调查表明,在有些地区只有40%的农民加入了农会。19506月,中央颁布了土地改革法以指导这项工作,新的法律肯定了“解放农村生产力”和“为工业化铺平道路”的观点。1950年夏末,关于农村社会中根深蒂固的力量的报告引起了领导人的注意,同时中国介入朝鲜战争加剧了社会紧张,导致新的土地方案强调阶级斗争与动员群众。新方案的重大步骤是确定全村农民的阶级成分,然后没收和重新分配地主的土地和生产性财产。土改工作组还从贫农和中农中吸收大量的新领导,通过诸如“诉苦会”和公审等方式,动员全村反对地主。土地改革将43%的中国耕地重新分配给约60%的农村人口,决定性的事实是,农村旧秩序已经证明毫无力量,农民现在可以满怀信心地支持新制度。

——摘编自《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建设运动失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解放区土地改革的特点及其影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新旧两个时期的乡村建设中得到的启示。
4 . 1950—1952年全国累计完成的工业投资总额中,有一半多投到了东北地区。1952年,东北地区实际完成的工业建设投资比1951年增长211.5%,新增的工业固定资产增长了114.5%,其中新增的重工业固定资产增长了125.9%。据此可以推知,当时东北地区
A.工业得到较快恢复和发展B.国民经济调整成效显著
C.经济建设以工业化为中心D.工业落后面貌得以改变
2021-12-12更新 | 139次组卷 | 2卷引用:热点02习近平在辽宁考察时强调: 在新时代东北振兴上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奋力开创辽宁振兴发展新局面-2023年高考历史总复习之【年度热点】知识与命题深度解读
5 . 1951年9月,全国第一次互助合作会议召开,会后,各地纷纷响应组织互助组。如在安徽太湖县,1952年全县组织的互助组达6628个,参加的农户有51341户,占总农户的62.5%。各地互助组在建国之初不同程度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增长。这说明
A.互助组顺应了农民发展生产的热情
B.国民经济已于1952年实现了好转
C.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条件已经成熟
D.太湖县走上了农业合作化的道路
2021-12-01更新 | 272次组卷 | 3卷引用:易错点07 近现代中国的经济-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考试易错题
6 . 从1948年冬到1953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第一套人民币,共12种面额,最小面额为1元,最大面额为50000元,部分纸币上印有蒙文和维文。第一套人民币的发行有助于
A.改变财经混乱的局面B.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巩固新生政权的地位D.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2021-11-20更新 | 156次组卷 | 4卷引用:第06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50年9月25日,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在北京召开,为保护工厂财产不受损失而负伤的劳动模范赵桂兰出席会议并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1951年1月3日,《人民日报》的“人民画刊”在显著位置发表了年画《群英会上的赵桂兰》。这反映出
A.建国初恢复发展经济的时代特征B.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已完成
C.人们恢复生产保家卫国热情商涨D.新中国绘画艺术发展达到新高峰
2021-11-17更新 | 346次组卷 | 7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热点03感动中国的张桂梅——时代楷模、精神财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新中国建立过程中,中央人民政府进行了土改;在上海等大城市与投机资本进行“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稳定了物价;同时,实现国家财政经济的统一;由于美国组成的“联合国军”严重威胁中国国家安全,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这一系列措施产生的影响是
A.新中国实现民族独立B.实现了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C.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D.完全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9 . 1950年9月25日至10月2日,新中国首届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在北京召开,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劳模,会议以最高规格表彰劳模。毛泽东代表中共中央致贺词,劳动模范参加了国庆典礼观礼等活动。这表明当时新中国
A.实行人民民主专政B.树立劳动光荣理念
C.推动三大改造深入D.积极开展劳动竞赛
2021-11-02更新 | 166次组卷 | 3卷引用:03 弘扬民族精神 凝聚中国力量-《长津湖之水门桥》:一曲冰与火交响的英雄颂歌 (对点练)-2022年高考历史热点预测
10 . 1900年八国联军以不足两万人的兵力长驱直入迅速占领北京;1950年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刚逼近鸭绿江边就被志愿军打回了三八线以南。产生上述不同结果的关键因素是
A.战争性质的截然不同B.先进社会制度的建立
C.综合国力的大幅提升D.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
2021-10-26更新 | 928次组卷 | 13卷引用:2022届高考历史仿真模拟卷(北京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