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民政权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50年,政务院确立改造海关的基本方针,海关税"必需保护国家生产,必需保护国内生产品与外国商品竞争”,在海关税率方面,需根据国家经济情况和国内需要调整。该主张意在(     
A.推进一五计划和工业化B.贯彻实施贸易保护主义
C.应对严峻国际国内形势D.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50年1月22日,全国煤矿工会代表会议决定在全国的煤矿企业进行废除封建把头制度,改变旧的封建管理制度,进行建立工厂管理委员会等改革。随后全国各行业各地区都展开此类改革。这些改革措施(     
A.践行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理念B.开启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C.建立起基层人民代表大会组织D.奠定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50年6月,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确立土地改革总路线:“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土地改革法》就是基于这一总路线制定的。按规定,土地改革只“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的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这五大财产,而对“地主的其他财产不予没收”。“对地主亦分给同样的一份,使地主也能依靠自己的劳动维持生活,并在劳动中改造自己”。1950年12月8日,中共华东局向中共中央报告,试点地区土地改革完成后,“贫雇农得地开心,中农有利放心,富农不动定心,地主劳动回心”美籍华裔学者黄宗智认为,新解放区土地改革是有序和温和的。

从1949年到1952年,全国耕地面积,由0.98亿公顷,增加到1.08亿公顷;人均粮食占有量,由208.95公斤,提高到288.12公斤。农业生产要素产出率实现快速提升,全国粮食平均每公顷产量,由1949年的1029.3公斤提高到1955年的1416.7公斤,提高了37.6%,年均递增5.5%,这是在传统农业技术下实现的(也有恢复性增长因素)。正是土地改革在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严格落实土地改革总路线的精神,有步骤、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发动群众的工作,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组成了一条伟大的反封建统一战线,因此保障了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剥削的土地所有制这一目标的顺利实现。

       ——摘编自郑有贵《新中国土地改革开辟现代化通途》


(1)根据材料概括土地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初期的土地改革所产生的影响。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学者提出,从执政党的建国方略、发展模式和基本政策三个角度考察,中国社会主义的实践路径经历了实行新民主主义、效仿苏联模式、追寻赶超之路、发动继续革命和转向改革开放这五次转向。在历次转向当中,外部因素和国际环境都发挥了比较重要的作用。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中国或面临外部战争的压力,或面临地缘政治的抉择,对世界形势的估计、对时代前景的看法、对区域变局的反应,影响了中国发展道路的选择。

   ——摘编自萧冬连《筚路维艰:中国社会主义路径的五次选择》


提取材料中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2022-12-04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50—1952年我国工业平均增长速度为34.8%,同时期的美国为8.5%、英国为2.2%、西德为16.2%、法国为6.5%、日本为19.5%。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其他国家的主要原因是(     
A.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B.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
C.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D.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53年苏共中央决定加大农业投入、将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收购制,这一措施旨在(     
A.冲破计划经济管理体制B.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C.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D.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1950年,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会议在北京召开。此次劳模评选以“解放全部国土”“发展生产”“建设新中国”等为主要标准。这次评选活动旨在(     
A.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B.践行人民当家作主理念
C.表彰“一五计划”优秀代表D.激发建设新中国的热情
8 . 新中国面临的是一个经济上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对此陈云说到:“统一和调整,只此两事,天下大定。”为解决经济和财政窘境,稳定全国经济秩序,党和政府(     
A.发展工业化,改造生产关系B.决定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C.进行“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D.开展土地改革,解放农民
9 . 下图是创作于1952年的年画《互助丰收》,该作品反映的主题是(  )
A.农业机械化的普及B.农业合作社取得重要成果
C.按劳分配得到实施D.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新中国成立之初,开展一系列革故鼎新活动,革除了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娼妓、鸦片、赌博等社会恶习。同时,采取措施树立具有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的平等互助、艰苦创业等社会新风气。革故鼎新活动(     
A.树立了人民大众的主体意识B.确立了马列主义的指导思想
C.提供了经济建设的精神动力D.发展了社会主义的文化事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