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民政权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9 道试题
1 . 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流行一副对联:“三十年前分田地,耕者有其田;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有其责”。这两次分地都
A.改变了土地所有制B.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
C.促进了农业现代化D.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2 . 1949年,人民政府用查封,逮捕等手段打击银元投机活动,后来又指导各地集中时间、集中物资统一向市场抛售,平息投机资本制造的涨价风潮。这些措施
A.都利用市场规律稳定物价B.促进了国民经济恢复
C.为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D.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3 .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清军在平壤作战不力,伤亡惨重,被迫撤退以失败告终。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用了两个月时间就把“联合国军”赶到三八线以南,并且始终把战线稳在三八线,直到抗美援朝战争胜利。这种变化说明(       
A.美国的综合实力弱于日本B.抗美援朝战争具有正义性
C.新中国坚决保卫国家安全D.社会主义阵营无往而不胜
2022-02-21更新 | 250次组卷 | 2卷引用:单元测试冲关卷09-【轻松教,快乐学】2022-2023学年纲要上讲知识培素养同步精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图是1954年创作的歌曲《在祖国和平的土地上》,其创作的背景是
我们工人劳动最热情,生产记录日日新。农民已经组织起来,年年都是好收成……我们热爱和平,从不侵略别人,也不准侵略者,破坏人类安宁……

A.“一五计划”提前完成B.农民全部加入农业合作社
C.新生的人民政权得到巩固D.社会主义制度已基本确立
5 . 如表是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构成比例变化情况统计表。这一时期党员构成比例的变化主要反映了
党员总数工人党员占比农民党员占比
1949年底448.8万2.5%59.6%
1956年1250.4万8.8%52.4%

A.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完成B.社会主义制度的初步建立
C.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巩固D.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
2022-02-19更新 | 172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单元检测)-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纲要上同步练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重大事件中,使农民从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农村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的是
A.“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B.土地改革
C.剿灭土匪和镇压反革命D.社会主义改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3个军,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与武器装备世界一流、战功显赫的美军王牌第10军,在朝鲜长津湖地区进行了直接较量,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全歼美军个整团的纪录,为最终到来的停战谈判奠定了胜利基础。此战役
A.反映美国的霸权已经衰落B.发生在两极格局形成之后
C.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多极化D.彰显新中国保家卫国决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电影《长津湖》重现了70多年前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长津湖血战的一幕。长津湖战役之后,“联合国军”再也没有踏过三八线半步,战争走向完全改变,以长津湖战役、上甘岭战役为代表的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其价值在于
A.体现了中国积极发展睦邻友好的关系
B.结束了列强奴役中华民族的历史
C.打出了国威军威,赢得和平建设环境
D.极大地改变了联合国内力量对比
2022-01-25更新 | 394次组卷 | 14卷引用: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中外历史纲要(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52年5月底,全国工人、农民掀起爱国主义生产劳动竞赛和增产节约运动,提出“工厂就是战场,机器就是枪炮”“要人有人,要粮有粮”等口号。这一运动的开展旨在
A.进行社会主义改造B.保障剿匪镇反运动
C.推动完成土地改革D.支援抗美援朝战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图是1953年张乐平创作的年画《妈妈安心去生产》。该作品
A.说明了女性开始成为生产的主力B.描绘了农民参与社会主义生产的热情
C.得益于“双百”方针的精神指引D.倡导了积极投身国家建设的社会新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