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民政权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7 道试题
1 . 货币在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上具有积极意义,历代政府非常重视货币问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初仍使用秦制半两钱(重12铢),由于民间私铸,以致出现荚钱(重3铢)。市场混乱物价飞涨。为此,汉武帝颁布了盗铸金钱者死罪令,诏令各郡国铸行“元狩五铢钱”,但各郡国所铸五铢钱都具有偷工减料、不够五铢重的现象,而且越晚越粗劣。本来汉武帝改铸五铢钱的目的是树立信誉,稳定金融,以彻底解决私铸问题。但各郡国官吏习惯难改,依旧中饱私囊。元鼎二年,汉武帝诏令收回各郡国的铸币权,中央政府安排在长安上林苑统一铸造。

——整理自《汉武帝的六次货币改革》

材料二19503月,政务院通过并正式颁布了陈云起草的《关于同意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明确了同意财经工作的三项内容: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统一全国物资调度,统一全国现金管理,至195010月,新中国即基本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结束了困扰中国人民十几年的通货膨胀噩梦。在全国统一财经的历史进程中,人民币亦牢固地占领市场。

——迟爱萍《陈云与人民币制度的确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货币改革在国家治理层面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50年新中国财政经济形势得以根本扭转的原因,并谈谈你对货币政策的认识。
2022-01-17更新 | 116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12 货币与金融-2022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图是1953年张乐平创作的年画《妈妈安心去生产》。该作品
A.说明了女性开始成为生产的主力B.描绘了农民参与社会主义生产的热情
C.得益于“双百”方针的精神指引D.倡导了积极投身国家建设的社会新风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新中国成立之初,人民政权采取措施,惩治反革命,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权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废除封建剥削的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些举措
A.服务于社会主义改造B.确立了“依法治国”方针
C.巩固了民主革命成果D.奠定了国家工业化的基础
2022-01-14更新 | 370次组卷 | 5卷引用:一轮巩固卷10-【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全国卷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49年11月25日,在上海物价上涨最猛的时候,全国各大城市按统一部署,同时按国家牌价敞开抛售,使粮、棉等价格下降30%—40%,给了投机资本以沉重打击。这一活动的实质是
A.通过稳定物价以促进经济发展B.通过政治力量巩固新生政权
C.通过经济手段掌握市场领导权D.通过政府干预挽救经济危机
2022-01-13更新 | 579次组卷 | 11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纲要上)第十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准备与启动、曲折与延误
5 . 1951年,东北机械管理局第三机器厂车工赵国有发起爱国主义生产竞赛运动,提出“我们要把工厂变成战场,把机器变成武器”,这立刻得到全国工人的响应,1200个工矿企业中的120余万职工加入生产竞赛。该运动
A.有利于我国应对严峻的国际局势B.反映出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
C.推动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D.助长了工业建设中的冒进倾向
2022-01-12更新 | 718次组卷 | 9卷引用:易错点07 近现代中国的经济-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考试易错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如图是中国东北地区工业指数变化情况。该时期东北工业发展的直接原因是
A.新中国的成立推动了工业化B.基于国家安全的重点投入
C.国家一五计划的着力打造D.生产关系调整释放经济活力
2022-01-11更新 | 407次组卷 | 9卷引用:易错点07 近现代中国的经济-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考试易错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从1949年至1952年,东北工业发展整体处于上升状态,国家对东北工业的投资比重不断提高。然而,国家对辽宁的工业投资比重,1950年为39.6%,1951年为22.7%。据此推知,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工农业生产布局的调整B.国际局势的深刻变化
C.经济恢复任务尚未完成D.苏联发展模式的影响
8 . 下表是1952年主要工业产品与1949年产量比较表,促成下述变化的原因包括
产品名称单位1949年1952年
原煤亿吨51.6106.5
原油万吨37.5137.5
发电量亿度71.7121.7
万吨17.1146.3
A.党和政府致力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B.土地改革运动的基本结束
C.社会主义改造运动的基本结束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建立
9 . 与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相比,新中国对土改政策进行了调整(下表),调整主要基于
文件 《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0年)
调整内容 对富农征收富农多余土地财产保存富农经济
对中农彻底平分中农的土地中农的土地完全不动
对地主没收地主财产除没收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粮食及其在乡村多余的房屋外,其他财产不予没收
A.彻底废除封建剥削制度的需要B.新中国工业化建设的实际需要
C.减少改革阻力稳定社会的需要D.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需要
2022-01-01更新 | 425次组卷 | 7卷引用:2022年湖南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10 . 如图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创作的宣传画《领土地证》(宣传画注释:有了土地有了根,不愁苦来不愁穷。深耕细作要加紧,年年岁岁好收成)。该作品反映出当时
A.农民土地所有制得到了确立B.农业合作化得到农民支持
C.农业对工业提供了有力支援D.人民公社化运动蓬勃开展
2021-12-12更新 | 180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4 2022年“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2022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