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民政权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个国庆日前夕,国家召开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毛主席高度评价模范代表:“他们是全中华民族的模范人物,是推动各方面人民事业胜利前进的骨干,是人民政府的可靠支柱和人民政府联系广大群众的桥梁”。国家召开这次劳模大会旨在
A.彰显社会主义的原则B.践行人民当家作主理念
C.加快完成“一五计划”D.激发建设新中国的热情
2 . 下图是1951年吉梅魂创作的年画《你当模范我献花》。作者意在说明
A.人民积极支持“大跃进”B.人民建设新中国热情高涨
C.国民经济调整初见成效D.儿童参与国家的经济建设
2022-03-22更新 | 207次组卷 | 2卷引用:初升高检测卷(一)-2022年初升高历史无忧衔接(统编版)
3 . 据史料记载,从1949年到1952年,在山西忻县出卖土地的8253户农户中,因生产生活困难而出卖土地者,占50.4%;因办婚丧大事、遇有疾病和其他突然灾害袭击而出卖土地者,占12.5%。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党和政府提出()
A.进行土地改革来满足农民需求B.兴办人民公社向共产主义迈进
C.建立农业互助组向公有制过渡D.实行联产承包调动农民积极性
2022-03-20更新 | 150次组卷 | 3卷引用:第06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专用)
4 . 朝鲜战争结束时,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上将自称是“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美军司令官”;战时美国国防部长马歇尔叹息说“神话已经破灭了,美国并不是人们所想象的那样一个强国。”材料可以用于说明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A.解决了新中国的安全问题B.拖延了新中国的经济恢复
C.突破了美国的外交封锁D.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2022-03-16更新 | 222次组卷 | 4卷引用:第18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小题多维练(新高考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950年,刘少奇在全国政协会议上提出∶"乡村中百分之九十的土地是中农、贫农及一部分雇农耕种的,但他们只对一部分土地有所有权,对大部分土地则没有所有权。……这就是我们民族被侵略、被压迫、穷困及落后的根源,是我们国家民主化、工业化、独立、统一及富强的基本障碍。"在此,刘少奇意在强调
A.农民解放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B.完成社会主义革命是当务之急
C.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是人民贫穷的根源D.土地改革对巩固人民政权的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共产党宣布金、银、外币由人民银行挂牌收兑,规定人民币为唯一合法货币,并调集物资实行集中抛售。上述举措的主要目的在于
A.为抗美援朝做好物资准备B.配合渡江战役的顺利进行
C.确保掌握对市场的领导权D.推动人民币在上海的普及
2022-03-04更新 | 245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12 货币与金融-2022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全国各界群众从1951年6月开始掀起全国规模的捐献飞机大炮运动,许多群众节衣缩食,积极捐款。到1952年5月底,全国人民在一年中捐款的总额,约计可买战斗机3710架。这反映了
A.中华民族凝聚力加强B.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
C.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D.中国已经完成了工业化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凯歌行进的时期》是林蕴晖等著,1989年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19491989年的中国》中的第一本,出版后影响较大,曾多次印刷。

该书忠实地记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奠基,新中国成立前三年经济恢复伟大成就,以及19531956年创业探索的艰难历程,书中对新中国诞生,国民经济恢复,人民政权的巩固,总路线的酝酿和提出,第一部宪法的诞生,新时期军队建设,和平外交的成就等作了详细探究。

书中谈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中共八大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只有7年时间……这7年,无论从实现了祖国大陆的完整统一和社会的政治安定,经济恢复和发展的速度和效益以及人民得到的实惠,科学、文教事业的发展等等,都可以说是取得了无与伦比的辉煌成就。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该书作者将其命名为《凯歌行进的时期》的理解。(要求: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中任选两个方面的相关史实进行阐述:表述成文,逻辑清晰)
2022-02-19更新 | 688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山东历史高考真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从1950年11月开始,《人民日报》运用资料、漫画、专刊等,针对民众的“恐美”“崇美”“亲美”心态,向民众进行“仇美”“鄙美”“蔑美”的大规模宣传教育。这一做法旨在
A.为抗美援朝进行社会动员B.与美国争夺国际舆论优势
C.为开展三大改造积极造势D.突破西方国家的封锁敌视
2022-01-24更新 | 366次组卷 | 3卷引用:解密08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2022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全国通用)
10 .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粮食平均产量,由1949年的每公顷1029.3公斤提高到1955年的每公顷1416.7公斤,提高37.6%,年均递增5.5%,这反映出
A.农民土地所有制度得以实现B.工农业实现了相对均衡发展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成效D.土改与农业合作社功不可没
2022-01-17更新 | 202次组卷 | 3卷引用:易错点07 近现代中国的经济-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考试易错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