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四)历史试题
河北 高三 模拟预测 2024-05-23 2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经济与社会生活、中国古代史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中国近现代史 、政治史(旧)、世界史 、经济史(旧)、史学热点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1. 《三礼》记载:“君子将营官室,宗庙为先,厩库次之,居室为后”。庙宇大都建立在城市的中心位置:“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官,择宫之中而立庙”。上述城市建设遵循的主要理念是(     
A.尊卑等级观念B.以孝为先观念C.科学规划观念D.天人合一观念
2024-05-23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 东汉初期实行三公宰相制,又将属于少府(专管皇室财政,兼管皇帝秘书、膳食事务)的尚书独立出来,时称尚书台,实际直接对皇帝负责,终汉之世掌握国家实权。魏晋时期,尚书台正式脱离少府,成为中央行政机构。尚书台职能的变化反映出从东汉到魏晋时期(     
A.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得以缓和B.该时期三省制度正式形成
C.国家行政制度改革显现成效D.家国异构的色彩变得明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3. 华东师大学者杨勇在评价公元5—8世纪中国的经济制度时指出:农民手中的土地与国家的租调收入结构相适应,国家控制的部分土地产权成为国家获取租税收入的重要来源。农户获得了土地及其部分的使用、收益和转让权,但其经营行为却被国家控制。该评价着眼于(     
A.封建农民的土地权益和社会地位B.封建农民与国家之间的责权关系
C.封建国家在租税方面的收入来源D.化解封建社会农民与贵族的矛盾
2024-05-23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4. 唐朝的法,有律、令、格、式四类。唐律对于隐匿户口、诳报年龄、私度入道以及不按期纳租调、服徭役的人,定出轻重不等的刑罚。唐律的这一规定是为了(     
A.有利于保障国家的赋税征收B.维护封建社会中的纲常伦理
C.方便朝廷对人民反抗的镇压D.严格控制封建农民人身自由
2024-05-23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5. 明代中后期,以生产粮食为主、家庭纺织原料为辅的自给自足性质的单一经营格局被逐渐突破,农民越来越深地卷入市场网络之中。并出现了粮食生产中心的移动,由“苏湖熟、天下足”变成“湖广熟、天下足”啦。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明朝工商业市镇的大量崛起B.明朝中后期的资本主义萌芽
C.明朝商品性农业大规模发展D.花生烟草等经济作物的引种
2024-05-23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6. 晚清薛福成曾经提到:“然则中国而有铁路,即令每省养兵一万,合十八行省计之,无异处处有十八万之兵也。中国而无铁路,即令每省养兵十万,而汉港纷歧,防不胜防。”薛福成认为(     
A.铁路建设有利于节俭养兵费用B.应当向西方学习铁路修筑技术
C.铁路建设有利于提升军事力量D.“中体西用”能够挽救清政府
2024-05-27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7. 1842年,英国对华贸易总额为96.9万英镑,此后连续增长至1845年的239.5万英镑,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76%。一直到1869年,英国对华的进出口贸易在中国全部对外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分别维持在91%和76%的水平。这种现象反映出
A.鸦片战争后我国自然经济得以解体
B.中英之间的贸易是平等的是健康的
C.中国是英国海外贸易的最主要国家
D.工业革命后英国迅速抢占中国市场
2022-05-05更新 | 234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2022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8. 从整个中共革命的进程来看,无论是革命的起源、革命的动力还是革命的领袖、革命的空间、革命的道路等,都与乡村、农民之间存在特别密切的关系,并由此铸造出一种“乡土性格”。最能体现这种性格的是
A.国民大革命B.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22-05-05更新 | 175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2022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9. 如图是1955年王平所做的画《苏联专家来的时候和走的时候》。该漫画意在(     

A.讴歌苏联对华援助的意义B.赞美五年计划的历史功绩
C.刺苏联撤走专家的行径D.肯定“一边倒”外交政策
2024-05-23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四)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