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冷战时期,中国对外关系的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处理同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关系。其间,中国所采取的处理同两个超级大国关系的对外战略经历着一个不断调整、变化与发展的过程,从而使得中国的外交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一边倒”“两条线”“一条线”“独立自主”作为新中国曾经先后确立并实施过的四个对外战略,无疑都是对变化中的国际局势特别是中国同两个超级大国关系的现实之反应。

——摘编自张小明《冷战时期新中国的四次对外战略抉择》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我们党诞生于国家内忧外患、民族危难之时,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有着深刻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对发展和安全高度重视,始终把维护国家安全工作紧紧抓在手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党中央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纳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中。

——摘编自人民网《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根据材料并结合当代中国的外交相关知识,围绕“新中国的国家安全观”,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2-12-04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在万隆会议上,中国代表有意识地采取“不争论”的策略,不仅自己不提出容易引起争论的议题,面对有关的指责和攻击还极力地避免革命性和意识形态化的措辞。这一策略
A.旨在提升亚非国家对中国的认同感B.推动了中国不结盟外交的政策转变
C.反映了新中国调整外交战略的意图D.消除了意识形态对中国外交的影响
4 .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外交与民间外交几乎同时建立。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等组织以民间团体的形式邀请和接待世界各国经贸.文艺、科教人士,以及各国半官方人士访华,并组织代表团出国访问。新中国初期的民间外交
A.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原则B.促进了第三世界理论形成
C.推动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D.利于改善中国的外交环境
2020-12-02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潞城区第四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下,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其出于内政方面考量的因素是
A.打破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外交孤立
B.坚定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
C.割断同旧的屈辱外交关系的联系,改变半殖民地的地位
D.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的残余势力,巩固民族独立和主权
2020-11-13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边倒"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框架中最核心的方针。它的形成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的国际关系密切相关。当时的国际关系有两条线索;一是雅尔塔体系的建立;二是冷战的开始与两大阵营的形成。这使中国不能置身局外,中间道路难以行得通。

—— 丁明《战后国际关系与我国建国初"一边倒"方针的形成》

材料二 在当时冷战的情况下,新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战略选择引起了一些周边国家的担心与疑虑,如何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解决相互之间的争端与分歧,保障周边环境的和平与稳定,这就成为新中国外交的一个重大课题。

—— 宋晓芹《从和平共处、求同存异到维护世界的多样性》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建国初期实行“一边倒”政策的历史必然性。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为解决上述问题我国提出了怎样的外交原则,简述这一原则实施的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国家外交政策制定的基本认识。
7 . 1953年,为改善和发展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关系,新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6年,中国政府指出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更应该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上。这说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成为新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B.消除了周边国家的恐惧和疑虑心理
C.使得新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孤立和遏制
D.改善了中国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8 . 20 世纪 60 年代,中法角色类似:一个是在全球范围向美国霸权挑战的不驯服的盟国;一个是不听从指挥棒直至公开脱离苏联轨道的“大家庭成员”。1964 年中法建交。可见中法建交最重要的政治基础是
A.都奉行独立自主政策B.实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C.都希望挑战美苏霸权D.当时两国价值观念相同
9 . 1984年10月,邓小平指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其他方式,如‘大家庭’方式,‘集团政治’方式,‘势力范围’方式,都会带来矛盾,激化国际局势。”邓小平得出上述论断,是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体现了国与国一律平等的理念
B.开创了中苏两国友好的局面
C.消除了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分歧
D.推动了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
2018-06-10更新 | 5102次组卷 | 89卷引用:山西省阳泉市盂县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