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1949年夏,毛泽东对新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有这样一段比喻,(新中国)要学景阳冈上的武松,“在武松看来,景阳冈上的老虎,刺激它也是那样,不刺激它也是那样,总之是要吃人的。或者把老虎打死,或者被老虎吃掉,二者必居其一”。毛泽东此言(     
A.强调了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重要性B.解释了实施“一边倒”方针的缘由
C.揭示了新中国政府与清政府的本质不同D.预见了中苏关系恶化的历史走向
2 . 1956年11月至1957年2月,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访问亚洲和欧洲十一国。在此期间,他通过同十一国领导人会谈、发表联合声明或公报、召开记者招待会等形式,表达了中国人民与各国人民和平友好往来的愿望,得到这些国家的广泛响应。新中国此举有助于
A.改变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B.推动新型区域合作的开展
C.推动外交政策走向成熟D.冲击美国的外交孤立政策
3 . 新中国成立后,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并于1950年2月14日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1958年,毛泽东拒绝了苏联提出在中国建立长波电台和中苏联合潜艇舰队的主张。这表明新中国(     
A.与苏联的关系严重恶化B.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立场
C.外交摆脱意识形态束缚D.寻求与苏联建立新型外交
4 . 1954年赫鲁晓夫访华,他在旅顺大连参观时要求修建5个纪念物,其中有2个是用以纪念日俄战争期间的俄国将领,中国政府理所当然地加以拒绝。这反映出当时
A.中苏关系逐步走向恶化B.中国外交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C.两国对日方针有所分歧D.两国奉行“求同存异”方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新中国成立后,西方国家对中国一直进行妖魔化宣传。朝鲜战争结束后,很多发展中国家对中国存在疑虑甚至恐惧,认为中国是一个进攻性很强的好战国家。1955年,中国取得国家形象塑造的重大进展。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外交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B.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全方位的布局
C.社会主义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支持
D.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