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1950年至1958年,中国影片在历届捷克斯洛伐克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获奖的情况,如下图所示。这一时期,中国积极参与该国际电影节评选有利于(     
届次中国获奖影片
1950年第5届《中华女儿》自由斗争奖)《赵一曼(最佳女演员奖)
1951年第6届《白毛女》(特别荣誉奖)《钢铁战士)和平奖)、《新儿女英雄传)特别荣誉导演奖)
1952年第7届《人民的战士争取自由斗争奖)《内蒙人民的胜利》编剧奖)
1954年第8届《智取华山自由斗争奖)《梁山伯与祝英台)(音乐片奖)
1956年第9届《桂林山水》和《通向拉萨的幸福道路)纪录片奖)
1957年第10届《祝福评委会特别奖)
1958年第11届《边寨烽火)青年演员奖)儿童片《风筝)荣誉奖)
A.改善国际外交环境B.增加文化市场收入
C.弘扬优秀传统文化D.传播民主革命经验
2 . 亚洲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亚运会是亚洲规模最大的体育盛会,也是亚洲多元文明交流互鉴的文化盛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亚运会的第一个阶段大致从1951年第1届至1970年第6届。这几届亚运会由于处在亚洲政治环境动荡困难时期,以致参与国数量有限,基础设施薄弱,比赛项目稀少,竞技水平不高,因此可以看作是亚运会的初级阶段。

——陈庆伟《亚运会历史发展各阶段与政治的关系研究》

材料二   北京亚运会筹备于中国改革开放蓬勃发展的上世纪80年代,举办于中国改革开放第一阶段的收官之年,也是改革开放第二阶段的谋划之年的1990年。在这重要的历史时刻,北京亚运会成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在首都举办的第一个综合型国际性体育赛事。

——李玉文《北京亚运会的历史贡献及其影响》

材料三   杭州亚运会核心图形主题为“润泽”,灵感源于杭州极具代表性的本土文化元素——丝绸。杭州自古以来有“人间天堂、丝绸之府”之美誉,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镇。核心图形的设计通过融传统现代于一体的艺术手法,以动静结合的态势,展现了丝绸飘逸舒展、温润细腻、挥洒灵动的特性,体现了“温润万方、泽被天下”的气韵与胸襟,寓意亚奥理事会大家庭在杭州欢聚,亚洲多彩体育文化通过杭州亚运会的舞台交流互鉴。

——2022年杭州亚运会官方网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造成“亚洲政治环境动荡困难”的国际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阐述“重要的历史时刻”的含义。
(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有两种认识可供选择讨论:①中国古代史上浙江在丝绸方面的杰出贡献。②明清时期,浙江两大思想家在认识论与实践论命题方面的基本治学主张。
2022-05-31更新 | 127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义乌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份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3 . 如图《通不过去》(图中有“和平之路”“战争之路”“五项基本原则”及排队情形)意在说明,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有利于
A.提升不结盟运动的影响力B.推动社会主义阵营的扩大
C.阻止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D.遏制帝国主义的战争图谋
2021-12-27更新 | 4835次组卷 | 47卷引用:专题03 因果类选择题-2022年高考历史毕业班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全国通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