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1949年夏,毛泽东对新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有这样一段比喻,(新中国)要学景阳冈上的武松,“在武松看来,景阳冈上的老虎,刺激它也是那样,不刺激它也是那样,总之是要吃人的。或者把老虎打死,或者被老虎吃掉,二者必居其一”。毛泽东此言(     
A.强调了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重要性B.解释了实施“一边倒”方针的缘由
C.揭示了新中国政府与清政府的本质不同D.预见了中苏关系恶化的历史走向
2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逐步为世界大多数国家所接受,不仅在各国大量的双边条约中得到体现,而且被许多国际多边条约和国际文献所确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能有这样重大影响主要在于其(     
A.化解了世界各国间的矛盾冲突B.维护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C.建立了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D.超越了社会意识形态束缚
3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进入19世纪70年代,随着西方列强入侵的加剧,中外之间源远流长的朝贡关系和以此为主要内涵的宗藩体制岌岌可危。与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化同步,朝鲜、琉球、越南遭受日、美、英等国的瓜分和掠夺,并最终与中国中断宗藩关系。1890年,朝鲜王太后去世,清廷最后一次以宗主国身份派遣使臣前往吊祭。1894年,朝鲜最后一次派遣使臣向清廷缴纳岁贡。1895年,依据中日《马关条约》,清政府承认朝鲜独立自主,中朝宗藩关系宣告解体,也宣告了华夷朝贡体制彻底崩溃。

——摘编自李云泉《万邦来朝:朝贡制度史论》

材料二   19531231日,历尽周折,中印两国就中国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谈判终于开启。当日下午1点,周恩来在中南海西花厅会见了印度谈判代表。周恩来对客人们说:“中印两国的谈判在今天——12月的最后一天开始了,我们说过要在1953年开展这一谈判,现在实现了。我们相信中印两国的关系会一天天好起来,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是从新中国建立时确立的,它就是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及和平共处的原则。”

——摘自高飞《“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如何提出来的》

(1)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材料一中朝贡体制崩溃的原因。
(2)结合材料一、二,指出与古代朝贡体制相比,新中国处理与周边国家关系的不同之处,并概括其意义。
4 . 1956年11月至1957年2月,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访问亚洲和欧洲十一国。在此期间,他通过同十一国领导人会谈、发表联合声明或公报、召开记者招待会等形式,表达了中国人民与各国人民和平友好往来的愿望,得到这些国家的广泛响应。新中国此举有助于
A.改变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B.推动新型区域合作的开展
C.推动外交政策走向成熟D.冲击美国的外交孤立政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49年,一些国家的外长(下表)纷纷致电周恩来总理,承认新中国。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时间

国别

10月3日

保加利亚外长、罗马尼亚外长

10月4日

匈牙利外长、朝鲜外相

10月5日

捷克斯洛伐克副总理外代外长、波兰副外长

10月6日

蒙古人民共和国外长

A.一边倒”方针的实施B.“另起炉灶”方针的实施
C.“求同存异”方针的实施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推行
6 . 1950年至1958年,中国影片在历届捷克斯洛伐克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获奖的情况,如下图所示。这一时期,中国积极参与该国际电影节评选有利于(     
届次中国获奖影片
1950年第5届《中华女儿》自由斗争奖)《赵一曼(最佳女演员奖)
1951年第6届《白毛女》(特别荣誉奖)《钢铁战士)和平奖)、《新儿女英雄传)特别荣誉导演奖)
1952年第7届《人民的战士争取自由斗争奖)《内蒙人民的胜利》编剧奖)
1954年第8届《智取华山自由斗争奖)《梁山伯与祝英台)(音乐片奖)
1956年第9届《桂林山水》和《通向拉萨的幸福道路)纪录片奖)
1957年第10届《祝福评委会特别奖)
1958年第11届《边寨烽火)青年演员奖)儿童片《风筝)荣誉奖)
A.改善国际外交环境B.增加文化市场收入
C.弘扬优秀传统文化D.传播民主革命经验
7 . 1949年12月,毛泽东特别指出,不仅要与苏联进行贸易,“同时要准备和波、捷、德、英、日、美等国做生意”。对外贸易部部长叶季壮也表示:“今后必须下定决心,搞好对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这说明新中国(     
A.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政策B.打破了西方国家的封锁禁运
C.国民经济恢复需要外贸支持D.积极开展与各国的平等贸易
8 . 如图是“和平外交”“和平共处”两个词汇在《人民日报》中出现的次数统计图,出现图中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世界局势有所缓和B.国家战略重心转移
C.抗美援朝基本结束D.和平外交政策确立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一向敌视中国共产党,即使到新中国成立前夕,美国政府仍没有改变对华态度,拒绝承认新中国。面对美国错误的对华政策,中国共产党除了联合以苏联为代表的一切反帝力量奋起反击外,别无选择。总之,新中国成立初期奉行的“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领导人在综合考虑了当时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后所做出的明智选择。

——摘编自高现朝《新中国成立初期“一边倒”外交政策是正确的现实选择》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随着社会主义阵营的壮大,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关系取得了新进展。“一五”计划期间,党和国家认识到,想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主要目标,必须保持更长时间的和平环境和着力改善与周边国家尤其是邻近国家间的关系。中共中央指出,各国各民族都有长处与优点,“如果两种制度的国家再搞成铁板一块,互不来往”,会使国际局势紧张。周恩来于1953年访问缅甸期间,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中缅关系的准则。19546月,中印两国首次提议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与国之间发展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

——摘编自罗睿《“和平共处”原则的历史演进和当代实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奉行“一边倒”外交政策的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20世纪五十年代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调整的主要原因。
10 . 1949年11月至12月,亚洲澳洲工会代表会议和亚洲妇女代表会议两个区域性国际会议先后在北京召开,各国参会代表讨论了反帝反殖民族民主运动和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等问题,中国介绍了在工人运动和妇女解放方面的经验。这两次会议的召开(     
A.打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政策B.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C.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D.宣传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022-07-01更新 | 1942次组卷 | 15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剑桥第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