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9 道试题
1 .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还是一个工业基础极为薄弱、工业生产能力极为落后的农业大国。中央政府明确新中国确立的是苏联模式而非英、美模式的工业化道路。中央政府做出这样的选择主要是基于
A.国际局势的变动B.中国的基本制度和国际环境
C.借鉴苏联丰富的工业化经验D.国人摆脱落后局面的急迫心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56年2月,《人民日报》接连发表《不要轻易改变原有的生产和经营制度》《慎重地改造城市小商店》《慎重地从经济上逐步改组公私合营企业》等社论。这些社论旨在
A.肯定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果
B.强调平稳推进工商业改造
C.重申“一五”计划的意义
D.宣传国民经济恢复的成就
2019-04-18更新 | 495次组卷 | 22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模拟(四)历史试题
3 . 1953年,针对长春汽车制造厂建厂中的诸多困难,中共中央指示“责成各有关部门对长春汽车厂的建设予以最大的支持,力争三年内完成”。1956年,该厂建成投产。这体现了(     
A.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B.“一化三改”助推工业化建设
C.国家组织能力的强大D.苏联政府提供大量无偿援助
4 . 中国“一五”计划中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基础,构筑了牢不可破、巍然屹立的新生共和国的“钢筋铁骨”。这一计划的最大特点是
A.优先发展轻工业B.优先发展重工业
C.轻重工业同时进行D.优先发展高科技产业
2021-08-16更新 | 185次组卷 | 48卷引用:2015-2016学年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高一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5 . 如图所示为我国“一五”计划时期的一幅宣传画。据图可知,“一五”计划时期
A.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B.经济的协调性得到关注
C.重工业的发展速度加快D.经济领域建设成效卓著
6 . 下图为 1953 年《选举法》颁布后,北京学生在西单庆祝中国历史上首次普选的场景。图中文字 是:“把大家认为满意的人选出来代表我们管理……。” 在普选基础上正式建立起来的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社会主义法律制度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7 . 1953年9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城市建设中几个问题的指示》。凡是工业建设比重较大的城市,要迅速组织力量,抓紧城市规划设计工作;中小城市一般不再扩大基本建设,只进行一些必要维修工作。这个指示的主要目的在于要求
A.集中资源建设工业化基础
B.限制城市入口的过快膨胀
C.优先发展沿海的工业城市
D.重新规划工业城市的建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 这样一场大规模的社会变革没有造成破坏和动乱,价值20多亿元的生产资料几乎没有损失。……使资本家在实践中受到教育、改造。” 材料中的“社会变革”是指(     
A.官僚资本凭借国家权力聚敛财富B.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
C.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9 . 建国初期至上个世纪80年代末,中国医疗史上出现了一个特殊产物——赤脚医生,即乡村中没有纳入国家编制的非正式医生(如图)。他们掌握一些卫生知识,可以治疗常见病,能为产妇接生,主要任务是降低婴儿死亡率和根除传染疾病。据此推知
A.赤脚医生为当时农村医疗解燃眉之急B.医疗问题是当时农民最为关心的问题
C.我国赤脚医生群体是左倾错误的产物D.当时我国农村医疗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10 .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法制建设的总任务是通过立法建立国家政权组织,司法机关的重要任务是开展镇压反革命的斗争,以维护政权和社会秩序。1953年开始,法制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改造和保障经济建设。这些举措说明
A.我国法制建设开始走向制度化
B.法制建设服务于国家的中心工作
C.依法治国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D.社会主义改造推动了法治的完善
2019-02-02更新 | 508次组卷 | 23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