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 道试题
1 . 下表中的四组经济数据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对这些不同年份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A.技术落后导致粮棉产量长期停滞B.“大跃进”运动改善了原有经济结构
C.“一五”期间工业产量增速超过农业D.“文革”十年动乱破坏了公有制基础
2 . 有学者对1975年中国城市家庭人均收入、价格和食品消费的计算表明,五口之家仅食品支出就用去收入的66%。材料中现象产生的背景是
A.文化大革命对农业生产造成破坏
B.邓小平主持工作对经济进行调整
C.计划经济体制下生活物资匮乏
D.长期战乱使经济秩序陷入混乱
2016-11-27更新 | 104次组卷 | 3卷引用:2017届广西区桂林市桂林中学高三8月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3 . 下列建设成就的取得,属于跨全面建设和“文革”两个时期的是(    )
①成昆铁路 ②宝成铁路 ③大庆油田 ④胜利油田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D.①④
2016-11-18更新 | 2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广西桂林十八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4 . 全聚德创建于1864年,以传统挂炉烤鸭而闻名中外,享有“天下第一楼”的美誉。但在20世纪中期曾经濒临破产,为了保住这家老店,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采取注入资金、公私合营的方式,使全聚德获得了新生。这反映了我国政府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合理调整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C.将企业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扩大了企业自主权
D.国家推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
5 . 新中国成立后,初步奠定了我国工业化基础的是(     
A.三大改造的完成B.一五计划的实施
C.“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D.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2016-11-18更新 | 7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广西桂林十八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6 . 新中国“一五”计划从1951年开始编制,1952年形成草案,1953年开始执行,1954年基本定案,到1955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正式通过。这反映出当时
A.社会主义建设中急于求成B.中共摸索社会主义建设经验
C.国家对工业建设十分慎重D.法制欠缺,国家制度不完善
7 . 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生活的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榷,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

——西汉·晁错《论贵粟疏》


材料二 茶叶在19世纪30年代每年出口5000万磅,1841年增至7000万磅,1851年达9900万磅,几乎增加了一倍。丝的出口,在鸦片战争前一般每年只有几千包,最多不过10010包,1847年增至22000多包。由于丝、茶的大量出口,一些地区的农民纷纷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
材料三过春节,贴春联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习俗,春联的内容往往和历史变迁相联系。下列春联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村变化:
春联一: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
春联二: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春联三:种责任田仓里储粮翻两番:行大包干银行存款增十倍。
(1)依据材料,归纳威胁小农稳定的主要因素。
(2)材料反映中国农业生产的变化有哪些?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3)三对春联各反映了怎样的农业政策?结合所学概要说明各政策实施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