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22-23高三上·全国·课时练习
填空题 | 容易(0.94) |
1 . 改革开放前
(1)背景
①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②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_________》。
③到1956年底,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_________的社会主义改造。
(2)成就:取得包括_________在内的各方面巨大成就。
(3)意义
①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开创性、奠基性意义。
②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物质基础、宝贵经验和理论准备。
2023-01-05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自创单元讲练测(纲要下)第十单元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和新兴国家的发展(讲)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2 . 1954年10月5日,董必武在向中共中央递交的专题报告中指出:应加紧在中科院设立法学研究机构,建议由中国政治法律学会承担具体筹备工作。此报告提出的背景是
A.社会主义制度已基本建立
B.国家正在准备制定新的宪法
C.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急需法律保障
D.中央提出了发展科学文化的“双百”方针
3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经济
(1)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
①时间:____年,中共提出。
②内容:实施____,逐步实现____,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____
(2)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①概况:____年底,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②意义:标志着生产资料____占绝对优势的____初步建立。
(3)实施“____”计划:经过有计划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开始改变____面貌。
特点:优先发展____;重点发展区域在____地区。
原因:重工业基础____;面临帝国主义的____威胁和____封锁;巩固____的需要;借鉴____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验;东北靠近苏联,便于接受援助。
2023-10-25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5·纲要上第25课·学科网-【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