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1949—1956年,中国共派出各类留学人员约1.6万人,其中约91%派往苏联。1949—1957年,中国高校共聘请了苏联专家754人,讲授多门课程。1950—1956年,来华的高校留学生累计达到1891人,其中来自越南和朝鲜的占86%。据此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高等教育(     
A.遵循睦邻友好外交原则B.致力于培养高科技人才
C.服务于工业化建设需要D.具有浓厚意识形态色彩
2024-05-20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名校联盟高考模拟卷(押题卷)(一)历史试卷
2 . 如图是1954年的宣传画。该作品
A.反映了国民经济正在迅速恢复B.描绘了人民投身建设的热情
C.说明社会主义工业化全面展开D.表明女性在建设中贡献突出
2020-04-25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辽宁省丹东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3 . 陈云在编制“一五”计划草案时指出:“我国因为经济落后,要在短时期内赶上去,因此,计划中的平衡是一种紧张的平衡。计划中要有带头的东西。就近期来说,就是工业,尤其是重工业。……样样宽裕的平衡是不会有的,齐头并进是进不快的。”由此可见“一五”计划的编制
A.以综合平衡为基本原则B.以计划体制推动经济建设
C.参考英美国家的经济水平D.以重工业的发展为先行

4 .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土地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生产资料。

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改革或变法都在不同程度上涉及到土地问题,请简要概述有关措施及其作用。

材料:鸦片战争前后,外国商人从中国收购大量农、副、土、特产品。其中以丝、茶为大宗。中国丝、茶的大量出口,刺激了国内丝、茶生产的发展。

(2)指出材料所述现象对近代前期中国农村经济造成的影响。

(3)根据下面两幅图片,指出20世纪50年代我国农村经济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并说明这些变化中哪些因素不利于我国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人民公社好”

(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生产模式发生了哪些变化?(要求答出两点)有何意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为浙江东阳新闻网报道的永乐自然村村民蒋有军收藏的《一辈子第一回》选举宣传画和广西梧州日报报道某市民收藏的《选民证》。下列对这两幅图片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反映建国初期的基层民主选举
B.基层民主选举得到人民群众的积极响应
C.选民证见证了新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
D.选民证是依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统一印制
6 . 某中学生读了漫画后得出以下认识,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大跃进运动B.受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影响
C.表明当时经济建设追求高速度D.一五计划全面展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