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党中央在“一五”计划初编时有人认为:“我们所处的国际环境不同于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的情况,不急于工业化。”遭到党中央的驳斥,是基于(     
A.有苏联和各人民民主国家的援助B.巩固国防的需要
C.国情和国家利益的需要D.工业远远落后于西方
2023-05-03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实验中学2023届高三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一五”期间,河北省基本建设投资达到19.22亿元,其中80%用于煤炭、电力、纺织、冶金工业。1954年10月,国家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的石家庄热电厂一期工程开工兴建。1955年,苏联援建的全国最大的化学药品工厂——华北制药厂也开始兴建。这些大规模的投资和建设(     
A.有助于新中国经济的恢复B.适应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需要
C.改善了河北省的工业结构D.改变了河北省工业落后的面貌
2023-05-03更新 | 232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2023届高三大数据应用调研联测(Ⅳ)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一五计划”期间,钢铁工业成为当时建设的重点,党和国家从资金层面对钢铁工业给予了较大倾斜,钢铁工业38项投资额平均每项接近1亿元,是工业项目投资额平均值的3倍。这样做是为了(     
A.迅速恢复国民经济B.实现财政经济统一
C.支援抗美援朝战争D.奠定工业化的基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53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部分高校的设置情况

类别

数量

占比(%)

工业院校

38

21%

师范院校

31

17%

农林院校

29

16%

医药院校

29

16%

由此可知,这一举措意在(     
A.形成完整教育体系B.助推科研队伍建设
C.均衡高等教育类别D.适应国家发展战略
2023-04-26更新 | 357次组卷 | 7卷引用: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工业的地区结构出现了多次趋势性的变化。下图为1956—2002年我国工业增加值地区结构变化趋势图,其中①是(       
A.东部地区B.西部地区C.中部地区D.东北地区
6 . 下列表格是协新毛纺织染公司解放后历年盈亏比较(单位:元)
年份
项目
1950年1951年1952年1953年备注
盈余¥11220166491.20¥2416621379.03本公司锡沪两厂资本合一,盈亏合并计算,故不个别计算盈亏
亏损¥1478174036.65¥7997797349.63

——《协新公司公私合营申请书》,1954年4月9日,上海市档案馆藏档


短短几年间,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协新毛纺织染公司盈余、亏损波动很大,主要原因是(     
A.政局不稳B.政策调整C.战争影响D.外部封锁
2023-04-17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2023届高三二诊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1950年底,国家相关部门勘探出玉门地区石油蕴含量达160.85万吨。1953年,中央划拨1.7亿元资金,正式启动兰新铁路建设。兰新铁路从兰州出发,经河西走廊进入新疆。这主要基于(     
A.国家战略发展需要B.中苏关系发展需要
C.西北开发发展需要D.抗美援朝战争需要
2023-04-15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部分学校2023届高三4月模拟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十月革命后,为“建设不同于资本主义的新社会”,19181月,全俄苏维埃第三次代表大会通过并颁布了“关于土地社会化”的法令。其中明确规定:“发展农业中的集体经济……减少个体经济,以便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粮食贸易,无论是外贸或内贸,都应由国家垄断”,“土地首先交给为公共利益而不是为谋取个人利益而且愿在土地上劳动的人使用”。对农民平均分配的只是革命前劳动农民实际使用的土地,而没收的地主、教会、官府的土地作为国家的后备土地,并没有在农民中平均分配,农民得到的土地比他们期望的要少得多。国家鼓励的不是个体农民经济,而是给集体经济形式以优先权。

——摘编自左凤荣、沈志华著《俄国现代化的曲折历程》(上)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时,还有占全国人口一多半的新解放区尚未完成土地改革,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发展。1950630日,中央人民政府公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总结了党过去领导土地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又适应新中国成立后的新形势确定了新政策.提出保存富农经济,不动中农土地,限制没收地主财产范围等,以保护中农和分化地主阶级,减少土地改革阻力,促进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成为指导新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基本法律依据。到1952年底,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包括老解放区在内,全国约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无偿获得约7亿亩土地,免除了过去每年向地主交纳的3000万吨以上粮食的地租。

——摘编自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共产党简史》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新政权建立初期,中俄两国土地政策变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中俄两国土地政策变革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的历史经验。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91223日至31日,全国第一次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所作的决定要点如下:……发展教育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大量举办业余补习教育,开展全国规模的识字运动。对原有老解放区的教育,以巩固与提高为主,关键是解决师资和教材问题,改进师范教育,加强教师轮训和在职学习,培养称职的教师。对新解放区的教育,坚持团结、教育、改造知识分子的政策,使他们逐步建立革命的人生观,逐步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课程改革的重点是加强革命的政治学习。教学方法改革的重点在于反对书本与实际分离的教条主义,坚持理论与实际一致.必须改进考试制度、学校的管理,必须贯彻与实行民主集中制。应设法改善教育工作者的物质和政治待遇。

——整理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决定》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建国初期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建国初期教育改革的背景及意义。
2023-04-11更新 | 98次组卷 | 4卷引用:贵州省2023届高三4月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10 . 家国命运

1925年,唐君远(19011992年)担任无锡丽新布厂厂长。面对日商的技术优势和对市场的垄断,他贷款订购先进纺织印染设备,使丽新成为旧中国纺织业中唯一能够独立纺纱、织布、印染的企业。他还以高薪引进外资纺织厂工程师和归国留学生主持生产技术管理。1934年,因受日商倾销棉纱的冲击,唐君远创办协新毛纺织染股份有限公司,获利颇丰。1937年无锡沦陷,日军胁迫唐君远与日方“合作”,唐君远表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坚拒日军要求,致被拘捕关押半月,所办工厂也遭到破坏。抗日战争胜利后,唐君远主持工厂全面复工,无奈通货膨胀加剧,市场凋敝,民不聊生,致销售受阻。解放前夕,唐君远坚持不撤资外迁,并和无锡工商界一起向解放军捐助粮食10万石,柴草15万担。1950年,他被推举为无锡市人民政府委员。唐君远积极恢复、发展生产,带头参加各项爱国活动,认购国家建设公债10亿元,抗美援朝时捐献飞机4架。1955年,唐君远率先申请上海协新厂公私合营,并带领上海毛纺织业全行业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此后他出任上海市毛麻纺织工业公司副经理,发挥懂技术、善经营的特长,虚心和公方经理配合,工作积极主动。1959年,唐君远任全国政协委员,后曾任全国政协第三至六届委员、全国工商联常委、上海市政协第五至七届副主席等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唐君远鼓励其长子——香港实业家唐翔千在新疆建立国内第一家合资经营的毛纺织厂,1981年又办起上海市第一家沪港合资经营的上海联合毛纺织厂。

——摘编自朱邦华《唐君远先生传》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拟定唐君远传记的目录。
(2)撰写唐君远的传记,你认为可以参考哪些类型的史料?
2023-04-07更新 | 202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3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