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7 道试题
1 . 1956年4月,全国机械工业先进生产者会议在北京召开,时任第三机械工业部部长张霖之指出:“中国机械制造业广大职工的任务,是逐步把中国机械工业建设成为一个独立完整的、现代的、强大的机械工业。”这反映了当时国家(     
A.对工业化建设事业的重视B.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思想
C.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决心D.强调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性
2 . 民主是政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古今中外的人们都在不断探索。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公民大会是全体公民参与城邦事务的政治机构,是雅典唯一的立法机构,以各种方式完全控制着雅典的行政和司法,一切重大问题都只能在公民大会上进行最终决议。在形式上,它是唯一囊括了所有雅典公民的政治机构。在实践上,它给予雅典公民最好的民主政治训练。

—-《雅典公民大会的初控》

材料二: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195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三:在“一届政协”的政治架构下,一方面正如亨廷顿所说的,“一个现代化政治体系的安定,取决于其政党的力量”,在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实现了大国秩序的重构,推进了国家一体化的进程,促进了政治体系的良性运转;另一方面则基于其政治系统的巨大包容性而实现了中国革命力量的大联合、大团结,并激发了全国人民建设国家的巨大热情,使得建国初期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好的时期之一。究其原委,“一届政协”是发端于西方的共和政体在中国的实现形式,它根植于中国的历史、社会和文化的土壤之中,在现代国家政治建设中凸显中国气派、民族神韵,具有极强的容纳性与适应力。

——摘编自草歌健《试论“一届政协”的历史方位》

回答:
(1)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比较雅典公民大会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不同之处。
(2)据材料三,指出现代中国政治协商制度建立的缘由。
(3)新中国成立至今,民主政治建设风雨走来。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
2024-01-25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845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合写《德意志意识形态》,首次对唯物史观作了较系统的论述,论证了物质生产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阐述了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出版,马克思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内部资产阶级剥削无产阶级的秘密。

在革命实践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坚决捍卫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断扩大科学社会主义在工人运动中的影响,指导国际工人运动健康发展。

——《社会主义发展简史》

材料二

1927年,南昌起义时使用的信号灯、军号、手电筒等1930年底,红一方面军在第一次反“围剿电台”。这是红一方面军最早的电台人民解放军利用缴获的设备改善通信条件,图为19481949年三大战役期间毛泽东手书电文的复制品

1939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我们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正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成绩,也是中国革命的伟大成绩。

——张志怡《红色记忆:党的建设》

材料三   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2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两者决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


(1)依据材料一、指出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创新。结合所学简述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相关通信技术是如何对革命的最终胜利发挥重要作用的。结合所学,各举一例说明“统一战线、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战胜敌人的重要法宝。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建设为改革开放后所打下的基本的政治、经济制度基础。运用唯物史观,说明应该如何看待新中国的这“两个历史时期”。
2024-01-22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四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彭德怀和杨根思年表(部分)

时间

彭德怀(1898—1974)

杨根思(1922—1950)

1922年

考入湖南陆军讲武堂。出生于江苏泰兴一贫苦农民家庭。

1942年

向华北抗日军、政、民提出实行精兵、简政、增加生产三项号召。指挥对日军反“扫荡”作战。参加浙西抗日根据地的自卫反击作战,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7年

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报告军事斗争形势。指挥青化砭等战役,基本上改变了陕北敌我形势。在鲁南战役中再建战功,被授予“华东一级战斗英雄”光荣称号。

1950年

被任命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率领一个排坚守小高岭阵地,战至剩下其一人,抱起炸药包,冲入敌群,壮烈牺牲。

1952年

应邀赴苏与金日成、斯大林商谈关于朝鲜停战谈判问题。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杨根思追记特等功,并追授“特级英雄”称号。

1953年

题词赞誉杨根思是“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子,国际主义的伟大战士,志愿军的模范指挥员”。杨根思烈士墓从安东迁往沈阳,安葬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摘编自丁新约《中国共产党英烈志》等


围绕材料,自拟论题,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正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55年国务院规定:“聚居人口不足10万的城镇,必须是重要的工矿基地……确有必要时方可设置市的建制。”1962年国务院规定:“凡是人口10万以下的城市,即使是重要林区和矿区,都应撤销市的建制。”这一调整(       
A.有利于缓解粮食紧张状况B.意在解决农轻重比例失调问题
C.犯了严重的“左”倾错误D.表明国家工业化战略已经搁置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50年6月,中央重工业部计划司发布《国营工业经济计划工作的组织与方法》,明确提出工业经济计划需要包括七个部分,强调“所有一切与生产及建设相关的全部经济内容都包括在内”。政务院先后成立了重工业部、燃料工业部、纺织工业部、轻工业部、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二机械工业部等工业管理部门。

在“一五”期间,由国家计划委员会统一管理、直接下达计划指标的产品由1953年的115种增加到1956年的380余种。而“计划一经批准,一般不予修改”。1953年10月,财政部下发《关于编制国营企业一九五四年财务收支草案各项问题的规定》,明确规定燃料、重工业、一机、二机、纺织等各个部门所属的国营企业“基本建设支出,技术组织措施费,新产品试制费,零星固定资产购置及各项事业费,均属经济拨款之范围,应悉数列入财政收支计划‘预算拨款’的有关项目内”。在具体实践中,1951年至1954年,国营企业的定额劳动资金由财政和银行分别供应,1955年至1957年则实行国营企业自有流动资金计划定额全部由财政拨款的制度。国营企业从原料供应、要素价格、生产过程、财务重要等方方面面都受到了政府的严格控制。

——据郑有贵《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概括指出材料所反映的国家对国营企业的管理举措及其呈现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新中国过渡时期对国营企业的管理体制。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522004年中国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


注:工业化率为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城镇化率为市、镇全部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据朱军《新型城镇化与城市民族工作创新》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表中任选一个时间段,提取有关现代中国城镇化和工业化的有效信息,并进行简要说明。(要求:时间段明确,表述成文,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4-01-11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4届三上学期质量调研(三)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23月,中央书记处书记、政务院副总理兼财经委员会主任陈云第三次视察鞍钢时指出,国营工业不发展,资本主义就发展,我们就没有办法建设社会主义了1952714日,无缝钢管厂工程率先鸣响了施工的第一枪195281日和1953227日,大型轧钢厂和炼铁七号高炉破土动工。近5万名建设者投身到这场伟大的工程建设中。1953三大工程均提前竣工投产。这标志着新中国的第一座钢铁基地诞生,为新中国的工业化道路奠定了第一块基石。

——摘编自鞍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第一块基石——“一五期间鞍钢建设发展情况》

材料二   近年来,鞍钢着眼于建设最具国际竞争力的跨国钢铁集团的战略目标,制定实施了四个转变战略,积极走出去拓展国际化经营,在海外投资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如与全球最大的独立钢铁贸易公司英国斯坦科集团共同出资建立了鞍钢西班牙有限公司和英国控股公司。随着国际化经营进程的不断推进,鞍钢的竞争实力不断增强,在国内、国际的影响力日渐提升,一个跨区域、多基地、国际化的鞍钢正日益展现在世人面前。

——摘编自吴桂梅等《鞍钢境外投资所面临的风险及对策》(2016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鞍钢建设的战略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21世纪鞍钢集团公司的新发展,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获得新发展的有利条件。
2024-01-05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实验三部)2024届高三上学期阶段考试(二)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1年春,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等部门根据三年准备,十年计划经济建设的部署,着手试编第一个五年计划。在苏联政府的帮助下,采取边制定、边执行的办法,经过多次修改,1955年,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原则通过,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正式审议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计划中规定优先发展重工业和相应地发展农业、轻工业;轻、重工业的投资比例为17.3;大中型工业建设项目的53%分布在内地,222个项目分布在东北和沿海城市,合理地利用原有工业基础。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等

材料二   1996年,经中共中央建议,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纲要提出指导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针,更多关注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战略布局、改革开放的主要任务和部署、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基本政策等宏观经济问题;纲要要求,到2000年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到20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过十五年的努力,使中国的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再上一个大的台阶,为下个世纪中叶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基本实现现代化,开创新的局面。

——摘编自《中国改革开放30年》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内容,简要归纳“一五”计划制定的历史背景及其意义。
(2)比较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内容,指出两个有关五年计划的文件在主要内容上的不同,并略述从中得到的启示。
2024-01-02更新 | 893次组卷 | 7卷引用:2023年高考天津历史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54年3月起,中国人民银行在各地开设储蓄代办所,即在机关、企业、学校、部队等单位内,委托其内部财务人员兼办储蓄,以达到在不增加人员编制的情况下,扩充储蓄机构。这一举措(     
A.有助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B.有利于积累工业化资金
C.确保了农业合作化的进行D.推动了国家货币的统一
2023-12-29更新 | 219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2024届高三上学期大数据应用调研联合测评(III)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